9月份科研进展教案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9月份科研进展报告 撰写人:马德福 一、科研进展总结 1.阶段性科研成果 1).完成了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项目中的SiO2层和AZO层的工艺优化,并取得了较好的粘附力、透过率和导电率,补充完成了中期报告; 2).对C60纳米晶须直径细化进行了充分探索,目前已成功制备出长度约为7um,平均直径约为110nm的C60纳米棒,直径分布范围:60~130nm,直径尺寸呈现良好的均一性分布,为器件制作,铺设C60纳米薄膜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对粗细不均匀的C60纳米晶须进行了离心(一次性离心,梯度离心)和自然沉降等粗细分离探索,有些部分效果,但整体没有达到理想效果; 4).C60纳米晶须的吸收峰主要取决其直径的大小,经实验探索,现可可控制备出不同直径的C60纳米晶须,为全光谱碳基太阳能电池奠定基础; 5).进行了C60纳米棒与碳纳米管复合探索,发现碳纳米管与C60纳米棒可进行有效复合,其中,意外发现了再沉淀法(反应完成后,再加1,3,5-三甲苯溶剂)和串珠复合法(高浓度C60纳米棒悬浮液进行800rpm离心)可让碳纳米管与C60纳米棒进行高效牢固结合。这为光电探测器和纯碳基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器件制作奠定了基础; 6).进行了C60纳米棒与C3N4纳米粒子进行复合,发现C3N4纳米粒子与C60纳米棒可进行粘附结合,这为光催化分解有机废液奠定了基础。 2.不足 1).很多时间耗费在等待实验结果上,例如:串珠复合,再沉淀法融合基于小直径的C60纳米棒会具有较好的复合效果,因此,C60的细化工作的进度严重制约其它实验进展; 2).9月下旬基本未按照计划进行,主要基于实验结果和实际情况进行工作; 3).实验结果未及时形成总结性文字,导致对很多实验结果记忆不清晰,对实验结果综合优化不利; 4).实验工作量偏少,阅读文献数量偏少。 3.努力方向 1).同时开展多项不同类型的实验,不同类型实验有机结合,减少某项工作进展对后期其它工作的制约所形成的大量空白时间; 2).及时把实验结果形成文字和图片,加深对实验结果的记忆,为后期综合优化提供有利实验基础; 3).加大文献阅读量,激发灵感。 二、具体实验开展情况及实验结果 1.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材料技术研究 1).根据前期实验结果,在确定SiO2作为过渡修饰层,AZO作为透明导电层的基础上,分别对SiO2层和AZO层进行了工艺优化,目前取得的结果是:SiO2/AZO复合薄膜经3M粘附力测试胶带粘贴撕扯10次无任何脱落情况,表明薄膜与F46基底有良好的粘附力;在400~1600nm波段,平均光学透过率可达95.32%,薄膜表面方阻为53.2Ω/□,电阻率为7.98×10-4?.cm,具体情况见附件1. 图1.1a)目前最优SiO2/AZO复合薄膜经3M粘附力测试胶带粘贴撕扯10次前后的光学透过率变化图;b)目前最优SiO2/AZO复合薄膜的光学透过率变化图 2.C60纳米晶须直径细化工作的开展 C60纳米晶须直径细化的工作分为两个方向,一方面是制备出直径尺寸小,直径尺寸均一的C60纳米线;另一方面是对已经制备出具有很多小直径,但尺寸分布不均一的C60纳米线进行粗细分离,得到小直径,尺寸分布均一的C60纳米线。 制备出尺寸均一,直径小的C60纳米晶须 根据8月份制备C60纳米晶须各生长因素影响规律的探索结果,进行各生长因素优化组合。重点开展了下层液C60 1,3,5-三甲苯浓度,上层液复合调配(不同醇链),上、下层混合溶液体积界面积比例,上、下层液体积比例,上层液滴加速率、滴入量大小,搅拌强度,搅拌时间等因素进行组合优化。实验探索发现,对于25ml的玻璃瓶,上层液为甲醇或者甲醇与乙醇比例为5:1(2.5ml:0.5ml)时,C60在1,3,5-三甲苯中的浓度为1mg/ml,体积界面比为1.32(6ml,直径2.4cm),上下层液的体积比例为3ml:3ml,0.1ml/s的滴加速率,搅拌强度3~5档,滴加加完毕立即停止搅拌制备出来的C60纳米晶须直径平均尺寸约为100nm,直径分布范围为60~130nm,尺寸分布均一。 图2.1未优化的C60纳米晶须直径约600nm(同一样品不同倍数) 图2.2优化调配后的C60纳米晶须直径约为100nm,尺寸分布均一(同一样品不同倍数) 对直径大小不均一的C60纳米晶须进行粗细分离 先对粗细不均的C60纳米晶须进行超声或者搅拌的方式进行分散,然后通过不同离心速度、离心时间、离心角度和梯度离心的方式进行粗细分离。 图2.4 初始制备的C60纳米晶须,在具有较多细纳米棒的同时具有不少较粗的纳米棒 图2.5目前通过离心分离出来较细的C60纳米晶须 3.进行了C60纳米棒与碳纳米管复合初步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