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名词解释
1煤层气:在成煤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指单位质量所具有的总面积 在煤层降压过程中,气体开始从煤基质表面解吸时所对应的压力值。饱和度中值压力:饱和度为50%时对应的毛细管压力。从藏中能采出的量占地质储量的
22煤体变形的类型:脆性变形、脆-韧性变形、韧性变形。
23煤储集空间分类:煤储层是一种双孔隙岩层,由(基质孔隙和裂隙)组成。
24割理的分类:面割理和端割理。
25煤层气资源量/储量分类与分级:根据经济可行性分为:(经济的、次经济的、内蕴经济的);煤层气资源量分为待发现的和已发现的两级;已发现的煤层气资源量,又称煤层气地质储量,根据地质可靠程度分为:(预测的、控制的、探明的)3级。
26无机成因甲烷13C1-30%,烷烃气具有(负)碳同位素系列。
27割理一般集中分布在(光亮煤)分层中,割理面平整,无擦痕,多具张性特征。
29甲烷的溶解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30镜质组和惰质组对甲烷的吸附能力均高于(壳质组)。生气能力壳质组镜质组 惰质组。
31对煤层气的生成普遍起作用的是(深成变质作用和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
32 12CH4(优先)解吸,13CH4(滞后)解吸,且12CH4的扩散、运移速率高于13CH4,造成甲烷碳同位素浅部轻。
33 13CH4的溶解度(大于)12CH4,造成地下水滞留区同位素偏重。C02溶解度远(大于)CH4,滞留区含量(高)。压力越(高),分馏效应越明显。
34温度对煤吸附能力的影响是(消极)的,随着温度的增加煤的吸附能力(减小)。
35现今保留在煤层中的气体是经过运移和聚集的各种成因气体混合的产物,其成分和同位素组成既不同于常规天然气,也不同于煤层气。
36煤不仅具有成烃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容纳烃类物质的空间,然而,煤能否成为好的源岩和储集层,则主要取决于(煤化作用程度),煤化作用过程中物理性质的变化(孔隙率,渗透性)影响烃类气体的赋存和运移,而烃类气体的产生则取决于煤化作用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37大体上将有机成因煤层气分为(生物成因和热成因)两类。
38生物成因气按其形成阶段可划分为(原生生物成因气和次生生物成因气)。
39原生生物成因气形成于(泥炭-褐煤阶段(R。0.5%)即泥炭化作用和成岩作用阶段)。
40生物成因气实质上是(微生物成因气),亦称细菌气。
41由于埋藏浅,原生生物气在煤层中保存甚少,(不是)煤层气的主要勘探对象。
42原生与次生生物成因气的阶段划分取决于(有没有抬升)。
43热成因煤层气可区分为两类:(原生热成因气和次生热成因气)。前者是指煤生成并就地储存的热成因气,保持了煤层气原始的组分和同位素组成;后者是指热成因气形成后经过运移,再在异地聚集下来,运移造成了煤层气气体组分和同位素的分馏。
44混合气存在两种形式:(原地混合气和异地混合气。)
45采用甲烷的(碳氢同位素)可以确定热成因气和生物成因气的生成途径。
46稀有气体均是(无机成因),无须鉴别。
47甲烷的碳同位素资料是辨别无机成因天然气最直接的依据,(△13C1-30%。)的甲烷,均为无机成因。
48作为一种有机储层,必须具备一定的(孔隙)和足够大的比表面积,才能有效储存煤层气;同时又必须具备一定的,相互连通的(裂隙),才能使煤层气有效产出。
49准确确定储层温度非常重要,一般用(测井)获得。
50从煤层气角度说,(煤体变形)使得煤作为煤层气储层的非均质性更为强烈。
51测井解释:对于煤层气开发井而言,大部分(不取芯),不能通过取芯直接观测煤体变形程度、确定煤体结构,但可通过(测井)定量评价。
52根据(勘探结果)可以计算煤层气储量。
53煤层气通常适合进行(滚动)勘探开发。
三、简答题
1 煤层含气量的控制因素?
答:煤层的含气量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有①煤的物质组成②变质程度③顶底板岩性④埋深与上覆有效地层厚度⑤构造发育情况⑥煤体变形⑦岩浆活动⑧水文地质条件等。
2 等温吸附曲线在煤层气研究中的应用?
答:①评价煤层对气体的最大吸附能力,实测值往往偏低。②预测生产过程中储层压力降低时释放出气体的最大值和释放速率。③确定临界解吸压力。④确定含气饱和度、兰氏体积和兰氏压力。
3水动力封闭异常高压4个必备条件?
答:①煤储层连续性强,渗透性强。②地下水由补给区向盆地方向运移③运移以盆地内部煤储层非渗透性边界为终点,其展布方向与地下水运移方向垂直。④顶底板岩性致密,渗透性差,对煤层气有较强的封存能力。
4影响煤基质孔隙发育的因素?
答:①煤化程度:随煤化程度增高,基质孔隙的孔容和孔面积出现有规律的变化。②显微组分:不同显微组分含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孔隙。③矿物含量:随矿物含量增高,煤的孔隙率逐渐降低。④煤体结构:一般来说煤体的破坏程度越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