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产品学选修课(福建农林大学)讲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蜜蜂采集、酿制1kg蜂蜜飞多远? 如果蜂箱离蜜源处是1km,则蜜蜂飞行路程为30-40万km,等于绕地球8-10圈。 蜂蜜、蜂花粉、蜂胶 蜂王浆、蜂蜡、蜂毒 幼虫、蛹、成虫 是一门研究蜜蜂产品的组成、质量变化和应用的学科。 了解蜜蜂产品的生产(采收)过程; 了解各种蜜蜂产品的质量标准; 了解并掌握各种蜜蜂产品的组成 两个。第一阶段蜂产品原始利用时期。(1)蜂蜜、蜂子、蜂蜡的采收;(2)蜂产品、蜂螫、疗法的初步应用;(3)石蜜、蜂子、蜜蜡—医药,蜂蜜—防腐剂,蜂蜡—涂展、制作印章或工艺品,汉代—蜡染丝织品技术,(4)唐代—蜂蜡制烛方法、藏书、印染、作丸衣等,隋唐—蜂蜜酿酒,花粉做美味佳肴、化妆品,宋朝—制蜜饯、果脯,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介绍蜂蜜、蜂子、蜂蜡和花粉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作用以及方以智的蜂针疗法。第二阶段是现代阶段。1949年,我国年产蜂蜜3000t,蜂蜡百来吨,1958年,年产蜂蜜、蜂蜡上万吨的起始年;50年代,蜂产品单一,主要是蜂蜜和蜂蜡;60~70年代又有了蜂王浆、蜂花粉、蜂胶和蜂毒;80年代以后,第一,政府扶持,产品质量有保证,成本降低。第二,加工利用初具规模,出口占据自主权,增强竞争力。第三,颁布了相关标准。第四,大宗的蜜蜂产品生产多样化。第五,出口稳定增长,出口蜂蜜约占世界贸易量的25%,出口蜂王浆约占世界贸易量95%。第六,蜂产品医疗的发展,蜂针疗法的临床应用属世界领先水平。我国目前约拥有700万蜂群,蜂蜜年产量约25万吨,蜂王浆约3000吨,蜂花粉约3000吨,蜂蜡约2500吨,蜂胶约1200吨。1 管理困难,行业法律法规不完善 2 生产中存在的影响蜂蜜质量安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未来蜂蜜生产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1)品质优良的蜂蜜来源于优质的蜜源,即未被污染的蜜源,场址的选择十分重要。应离柏油道路、居民生活区、养殖场等污染源,至少达4 km 以上,避免蜜蜂在采集过程中将污染物带回蜂巢中污染蜂蜜。这要求一些蜂农在生产中改变沿路放蜂、不注意蜂场环境选择的生产习惯。 (2)优质蜂种,是获得优质蜂蜜的保证。健康优良的蜂种,具有抗病、抗逆性强,采集力强,易维持强群等特点,可减少治疗药物的使用机会,并有助于获得高产。因此,在养蜂生产中,获得品质有保证的优质蜂种是必要的。但是,我国养蜂生产者在蜂种选购的途径上并无太多的选择,一是向别的蜂农购买种蜂,然后自己在蜂场培育繁殖新蜂王,蜂种品质得不到保证;二是向专业种蜂场购买,但价格太贵。为此,为蜂农建立有效的途径获取优质价廉的蜂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3)生产成熟蜂蜜是我国一直强调、却又无法解决的问题,关键在于蜂蜜的价格。政府引导、按质论价、有序竞争将有助于改善这一养蜂生产的老大难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蜂蜜的质量与安全问题。 (4)蜂蜜生产行业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是保障生产优质蜂蜜的重要环节。我国已发布一些有关蜂蜜生产的标准,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按照标准进行生产的少之又少,如何加强管理力度,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没有有效的监督,蜂蜜生产的质量安全也就成为空话。 蜂蜜是由蜜蜂采集的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结合,经充分酿造而成。蜜蜂可按蜜源植物、生产季节、生产方法、蜜色泽、物理状态、蜂蜜浓度等六种分类方法分类。物理特性: 外观:粘稠的透明或半透明的胶状液体。 密度:1.368~1.443 气味与味道:甜的,具有各蜜源植物所特有的气味。 颜色:6种、水白色、 弱酸性:pH:3-4、 吸湿性、 粘滞性、 折光性 旋光性(一般蜂蜜:左旋(-)逆时针;右旋(+)顺时针) 荧光性(紫外光线照射) 化学成分: 1、水分含量:新鲜成熟蜂蜜约20%,出口蜂蜜18%,收购蜂蜜=24% 2、碳水化合物:(糖)70—80% 3、粗蛋白质:蛋白质蜂蜜中含量约0.3%,氨化物 4、酸类,约0.1% 5、维生素,有30余种,与人有关的有20余种,世界公认的为14种。 6、矿物质,约0.03—0.9%,几乎等于人类血清中的含量。 7、其他物质:(1)胶体物质=2% (2)芳香性物质 (3)抗菌组分约0.1—0.4% 结晶原因:在适宜条件下,结晶的最适宜温度是13~14,过饱和的有结晶核存在的蜂蜜会结晶。(蜂蜜中的葡萄糖围绕结晶核形成颗粒,并在颗粒周围包上一层果糖、蔗糖或糊精膜,逐渐聚集扩展,使蜂蜜部分或全部成为松散的固体状,极为蜂蜜结晶。) 结晶的主要影响因素:1、取决于蜂蜜中含结晶核的数量,结晶核数量越多,结晶速度越快。2、蜂蜜结晶速度还与蜂蜜中的水分含量有很大关系,水分含量高的蜂蜜,其葡萄糖的过饱和程度就低,使结晶过程缓慢。3、不同品种的蜂蜜其化学组分不同,结晶速度和结晶颗粒大小也不一样。 发酵原因:蜂蜜中含有一定的酵母菌,浓度高的蜂蜜可以抑制其活动。当含水量超过21%是酵母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