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学习体会解说.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心理学 绪论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二、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自然条件下对行为进行系统观察分析而得出规律。 2)实验法 3)调查法:问卷、访谈 4)档案分析法 三、社会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西方 1、孕育阶段(1908年以前) 古希腊哲学中孕育着社会心理学思想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环境塑造(理想国) 本能 诞生(1908年) (美社会学家)罗斯----------------(英心理学家)麦独孤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导论》 人的行为模仿他人 本能 第二章 社会化 一、定义: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目的与结果—— 社会角色 (一)、基本概念: 1、社会角色(social role): 个人在社会关系中处于特定的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 2、社会角色的分类 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分为 先赋角色(ascriptive role):与生俱来的、自然获得的角色(遗传) 儿子 自致角色(achieving role):经个人努力与活动获得的 职业、婚姻 社会动机 分类 按动机性质分 自然动机:以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动机 饮食、睡眠、性(天生的) 社会动机: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获得的 成就、权力、亲和 亲和动机( need for affiliation,合群动机) 定义:个人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关系的一种内在欲求。 社会意识 一、分类:生理(物质)自我 社会 心理 二、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 定义: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己的重要信息的过程 Festinger 于1954年提出了社会比较过程理论 他认为,人们非常想准确地认识、评估自己;为此,在缺乏明确的标准时,人们常与和自己相似的人比较。 三、影响自尊的因素 1、生活中的成败经验: 2、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有时我们无法选择跟谁比。 3、自己的内部标准 Higgins(1987)的自我差距/不一致理论(self-discrepancy theory) 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 理想的自我(the ideal self):我们想成为的人 应该的自我(the ought self ):我们觉得自己应该成为的人 实际的自我(actual self) 理想的自我 应该的自我 失望、悲伤 内疚、不安 自尊的降低 四、提升自尊的方法 1、自我增强/美化(self-enhancement): 个体以有利于 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解释有关自己的信息,以建立与提升自尊。 2、自我设障:个体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搜寻乃至制造不利因素的过程。 3、自我表现(self-presentation) 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第五章 社会知觉(认知) 定义: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一、印象的内涵 印象(impression):外界事物在大脑中留下的形象。 对人的看法、认识 持维度观(dimensional View)的学者(如Osgood, 1977) 认为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包括几个概括性的潜在维度: 评价(evaluation):一个人品质的好坏(good-bad )  决定着我们喜不喜欢这个人及程度如何。 能量(potency): 一个人能力的强弱 尊重 活动水平(activity): 一个人是积极主动---消极被动。 印象形成过程中所利用的信息 1、仪表: 一个人的外表常常是我们最先看到的信息,而且也常常是我们能得到的唯一线索。 2、表情(非言语线索) 1)面部表情: 2)身段表情 3)言语表情 3、 行为 Jones与Davis(1965)对应推论理论(Correspondent Inference Theory) 对应推论是对行为进行归因的一种方式,即人们常把他人的外在行为与他们的内在品质相对应。 程序:先了解行为者动机,若有意的,再推论品性 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 (1)行为的社会合意程度: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接受时。 (2)行为的自由选择性:非外在强大压力下才做的 三、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一些规律(或偏差) 1、不同特征在印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