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后拓展 1-7 CD B CD A C D D 8、负 正 A 负 正 9-11 A D C 12、(1)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在接口处形成原电池,加快导线的腐蚀。(2)略 (3)能 13、(1)D (2)铁圈、银圈、硫酸铜溶液构成了原电池,铁圈为负极溶解变轻,银圈为正极有铜析出变重,所以向下倾斜。 1.写出实验室制氯气、氯气的尾气吸收的化学方程式 2.浓盐酸在反应中表现出的性质,氧化剂:还原剂= 3.氯气制备中的杂质,除去杂质的顺序,试剂 4.氯气的收集方法,如何检验氯气的存在? 5.4mol浓盐酸为何制得的氯气小于1mol? 6.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本质? 7.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发生装置 净化装置 收集装置 尾气处理装置 【当堂检测】B D C BA\DA C D 【课后拓展】A D C A D B C C C B B C D D D 14. 锰 氯 5:2 1:5 7.1 2MnO4-+16H+ + 10Cl- =2Mn2++5Cl2↑+8H2O 15.(2)除去Cl2中的HCl 浓硫酸 除去Cl2中的H2O 氢氧化钠溶液 Cl2+2OH-=Cl- +ClO- +H2O D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利用 分析以下两个问题: 1、“即热饭盒”的原理? 2、“铝热反应”为何能焊接钢轨? 结论:化学能→热能 课堂探究:如何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学习目标 了解原电池及工作原理 掌握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认识化学反应原理为人类提供能量的重要性,增强创新意识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或解释 锌片上有气泡 锌与稀硫酸反应 铜片上无气泡 铜与硫酸不反应 铜片上有气泡 ?原电池的原理.swf Cu Cu Zn 稀硫酸 - - - Zn2+ H+ H+ 电流计 A 讨论 1、锌片发生的变化,铜片上发生的变化 2、电子的流向,电流的流向。 3、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 (1)定义: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较活泼金属 较不活泼金属 负 极 正 极 发生氧化反应 发生还原反应 e- I 现象:锌片不断溶解,铜片上有气泡产生,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 结论: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化学能转变成了电能。 电子流出,电流流入 电子流入,电流流出 (2)电极名称: 小结 (3)电极反应 2H++2e-=H2↑ 负极: Zn=Zn2+ +2e- 正极: 原电池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总反应:Zn + 2H+ = Zn2+ + H2↑(离子方程式) 失去电子 得到电子 Zn + H2SO4 = ZnSO4 + H2↑(化学方程式) Cu Zn - - - Zn2+ H+ H+ Zn-2e-=Zn2+ 2H++2e-=H2↑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负极 正极 电子沿导线传递,产生电流 阳离子 失去电子 溶液中阳离子得到电子 阴离子 正极 负极 SO42- 原电池工作原理小结 活泼金属 不活泼金属或石墨 完成学案中的例题1 正极(Cu): 2Ag+ +2e- = 2Ag 负极(Fe): Fe -2e- = Fe2 + 总反应: 2Ag+ +Fe = 2Ag +Fe2+ Cu Zn 硫酸铜 (1)说明两个电极质量的变化情况; (2)判断正负极; (3)写出电极反应式; (4)写出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 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形成条件一: 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 第一组实验 (可以) (可以) (可以) (不可以) 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可以) (不可以) 形成条件二:电极需插进电解质 溶液中; 第二组实验 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形成条件三:必须形成闭合回路 第三组实验 可以 不可以 小结: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一种是能导电的非金属导体如石墨、某些氧化物)作电极 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④ 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Zn Zn 稀硫酸 Cu Ag 硫酸铜溶液 Cu Zn 酒精 Cu Zn 稀硫酸 C Zn 稀硫酸 Cu Zn 稀硫酸 讨论: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小组讨论: 1、依据原电池两极材料 2、根据电流方向(电子的流向) 3、根据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迁移方向 4、根据原电池中反应类型及反应现象等 (1)将反应:2FeCl3+Fe=3FeCl2设计成原电池。 (2)判断正负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质量保证措施之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doc VIP
- 2025年鲁美附中考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国家电大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 形考任务4答案.pdf VIP
- 2025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附答案).doc VIP
- 新经典日语 第4册 第5課 メディア環境の変化.pptx VIP
- 智能汽车产业未来五年发展趋势分析:2025年商业化应用及十年技术演变.docx
- 重点语法题型梳理(Units 1-7)(知识串讲)-2024-2025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牛津上海版).pptx VIP
- 谷物食品与深加工技术.doc VIP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Android智能手机编程终结性考试第四步:上传报告文档与软件说明答案.docx
- 最新商店建筑设计规范.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