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与城市犯罪防控-云南警官学院.doc

城市环境与城市犯罪防控-云南警官学院.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环境与城市犯罪防控-云南警官学院.doc

城市环境与城市犯罪防控 ——以美国和日本为例 陈 萍 (云南警官学院,昆明,650223) 摘要: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地域实体,是周围区域的发展中心。一方面,城市以其强大的经济、社会实力而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生长核;另一方面,城市又因其固有的缺陷、人为的破坏和前进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矛盾而成为各种困扰的汇集地,城市犯罪就是深深根植于这样一种特殊的空间环境。本文通过研究美国和日本在相关领域取得的成果,取其所长,对易发犯罪的环境要素进行分析、改造和调控,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对构建我国的空间防控系统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城市犯罪;城市空间环境;空间防控 犯罪最直观的表象是罪犯的主体行为和受害者的受体行为,而犯罪场所是主体行为和受体行为相遇、相撞的必要条件。城市的空间形态多维、多变、多样,发生在城市的行为必然有更浓烈的空间色彩。由此可见,空间既是分析城市犯罪特征的一个视角、影响城市犯罪的一个因素,也是实现犯罪空间防控的一条途径。国外关于城市犯罪空间防控的相关研究比较多,具有代表性的有美国芝加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欧内斯特·沃森·伯吉斯提出的“同心圆理论”、日本学者伊藤滋提出的“死角理论”和美国纽约大学规划与住宅学院院长奥斯卡·纽曼提出的“防卫空间理论”等,国外的这些理论研究和成功的经验认为,若城市设施中缺少对犯罪预防的考虑,阻碍了自然的监视和防御,就会削弱居民对环境的管理能力。空间防控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方面来看,都会对预防城市犯罪的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 城市环境与城市犯罪的关系 (一)同心圆理论 “同心圆理论”是美国芝加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欧内斯特·沃森·伯吉斯在研究芝加哥市的犯罪问题后提出的。伯吉斯指出,城市的发展不仅在于边界的扩大,它们有一种按照同心圆的模式从中间呈放射状扩展,逐渐向外移动的趋势;在这种发展变化中充满了侵入、统治和接替的过程,他将芝加哥市划分为五个围绕同一圆心而形成的地域,由内至外分别为中心商业区、过渡区、工人住宅区、中产阶级住宅区、通勤区。该理论主张:犯罪多发生在过渡区,所谓过渡区是指自然社区之间的间歇(中间)地带。由于过渡区人口流动大,混杂人口多,组织机构不健全或是处于瘫痪状态,因此是犯罪的高发区。 (二)死角理论 日本城市规划学者伊藤滋在1982年出版的《城市与犯罪》一书中分析了城市特性与犯罪动向之间的关系,其中重点指出,城市中存在的各类死角是导致犯罪的危险因素。[]他认为城市中存在社会、心理、空间、时间四个方面的死角,它们相互联系、互相重合,共同影响着犯罪的发生。社会死角是指居民之间互不相识,互不关心,关系冷漠,形成了有利于犯罪发生的环境条件;心理死角是指人们因思想麻痹,造成了识别和抵御犯罪的心理障碍;空间死角是指监视犯罪发生的视线因建筑物的阻挡而不能发挥作用,或者因管理者长时间离开监视岗位而造成的死角;时间死角是指在各种情况下出现的无人监视犯罪发生的空白时间。任一类死角都是诱发犯罪的危险因素,多种死角重叠的话就加大了犯罪发生的可能性。死角理论是既从总的方面指出了城市犯罪的多寡取决于监视作用和区域性控制作用的强弱,又从不同角度指出了具体的死角形态。 (三)我国的相关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文地理学的复兴以及犯罪地理学的发端,我国已经有人开始涉足城市犯罪的空间研究这个领域。犯罪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是从本质上探讨犯罪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当前我国关于犯罪地理学理论的论文和著作比较少见,我国学者孙峰华把犯罪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归纳为地理环境决定论、环境论、犯罪时日论、芝加哥学派的犯罪同心圆论、犯罪行为论和犯罪区位论六个方面,并结合上述理论,探讨了犯罪地理规律,指出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犯罪行为也会呈现与其相适应的特点而表现一定的地理规律性[]。祝晓光对城市犯罪地域差异的研究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其论文中指出,城市地区的犯罪数量相对较多,种类和作案手段也较为复杂,影响面广,危害程度也较为严重,而且犯罪分子容易迅速地、大跨度地跨区流窜作案。造成城市犯罪特征明显区别于乡村犯罪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六个方面:其一,城市人口数量巨大,结构复杂,高度集中分布;其二,城市交通便利,流动人口多,社会控制能力较弱;其三,城市规划和住宅建设没有充分考虑防范犯罪;其四,城市一般都是经济发展的中心,竞争激烈,社会冲突和摩擦的机会多;其五,城市文化生活中的负面影响对青少年的腐蚀相当严重;其六,大城市的区际、国际交往多,犯罪问题的的影响面大。文章还指出,在城市内部也存在着许多地域差异。城市中的旧城区、城郊结合部、新建住宅区、繁华商业区、闹中取静区以及某些治安管理上的盲区,违法犯罪的发生率都比较高,形成城区内部的犯罪滋生地或高发区[]。 由此可见,城市环境与城市犯罪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美国欧内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