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货币和货币制度解说.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演进与货币职能 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与货币计量 第三节 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第四节 货币制度的演变 第一节 货币演进与货币职能 一、货币形态的演进和发展 货币形态的演变分类: 1.足值货币的形态发展 货币的额定价值与其内在价值一致,又称商品货币、实物货币。 贝壳、牛羊等实物形态的商品货币; 金属货币(铜铁等贱金属,金银等贵金属); 铸币(由国家的印记注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从各种各样到圆形); 不足值的货币开始出现(足值货币磨损,继续流通;劣质铸币)。 2.足值货币的基本特征 货币是具有内在价值的商品; 可以同一切商品交换; 本身含有否定自身的基因。 1.表征货币是指足值货币的代表物,包括银行券、辅币等执行货币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 2.银行券的基本特征 是可以随时兑换的货币,代替贵金属流通中; 发行必须由黄金和信用作为保证; 发展过程: 早期由各家商业银行发行银行券; 之后由中央银行发行; 一战后,部分国家银行券实行有条件兑换金块或外汇; 1930年代初,世界主要国家的银行券成为不兑换的,成为信用货币。 表征货币 关于辅币 即辅助货币,是本位币单位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用来辅助大面额货币的流通,供日常零星交易或找零之用。 辅币一般多为金属铸造的硬币,也有些纸制的纸币。其所包含的实际价值低于其名义价值,但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在一定限额内,辅币可与主币自由兑换,这就是辅币的有限法偿性。 1.含义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 2.信用货币的形式---主要是现金与存款 银行券(原来可兑换、演变为不兑换); 为弥补财政赤字,国家发行,凭国家信用流通的信用货币(纸币); 当前中央银行体制下:现金货币、活期存款(货币);定期存款、短期债券、银行承兑汇票等(准货币)。 商业信用货币(期票、商业汇票等); 近似货币或准货币.一般由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是潜在的货币而非现实的货币。 信用货币 3.信用货币的基本特征 只是货币符号,不具有内在价值; 是债务货币; 具有强制特征,通过法律确定其偿付债务时必须被接受,即法偿货币; 国家通过控制和管理货币流通实施货币政策。 定义 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各类电子设备,以及在公开网络,如Internet上执行支付的“储值”产品和预付机制。 其中“储值”产品包括“硬件”或称“卡基”机制(也叫“电子钱包”),以及“软件”或称“网络”机制(也称“数字现金”)。 特点 电子货币是信用货币与电脑、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最新货币形态,通过计算机运用电磁信号对你信用货币实施储存、转帐、购买和支付,比纸币、支票更快速、方便、安全、节约。 货币的起源之一 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 普遍等价物的出现:布、盐、烟 贝币的出现(夏后以玄贝):齿贝 (贝字在汉字中的地位:财、货、贵、贫、买、卖、赎、账、债、赊、贷) 贝币的原因:获得性、加工性、保存性 珠玉(上)、金(中)、刀布(下) 中国货币发展简史 贝币、珠玉、金、刀布(帛) 多姿多彩的春秋战国货币 铜钱(秦汉):孔方兄,半两,珠锱 书生浪漫的货币改革者:王莽 陏唐:通宝(重量单位不再) 宋、元:纸币出现 明清:银、钱并用 民国:银本位、银元制、法币改革 新中国:人民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二、货币职能 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与货币计量 一、货币的本质 马克思的定义: 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反映产品由不同所有者所生产、所占有,并通过等价交换实现人与人之间社会联系的生产关系。 怀特(2004)的定义: 货币是被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 普遍接受:可用于任一交易; 交换媒介:用于交易而非消费、非生产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马克思) 1.货币是商品 2.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4.货币是生产关系的反映 二、西方经济学中有关货币的观点 货币金属论 货币就是商品,它必须有实质价值,金银天然就是货币,货币必然具有金属内容和实质价值,不能被其他所代替。 货币名目论 货币是商品价值的符号,只是观念的计算单位,是便利交换的技术工具。 货币国定论 又称货币法定论,是具体化了得货币名目论,认为货币是由国家制造的。 货币数量论 否认货币本身所具有的商品属性和内在价值,认为货币价值是由货币供给的数量所决定的。 三、现代信用货币的计量 狭义货币:M0、M1 M0 = 流通中现金;M1 = M0 + 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M2 M2 = M1 + 定期存款 + 储蓄存款 货币层次的划分 现在各国衡量货币和准货币的标准,公认为是流动性。所谓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在不损失价值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