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时 间 成 就 1877年 1906年 1932年 二、邮电通信设施发展 ⒈邮政通信事业的起步与发展 给温总理的第二份总结报告 给温总理的第三份总结报告 2.邮政通信事业的完善 时 间 成 就 2003年 2004年 2008年 二、邮电通信设施发展 ⒈邮政通信事业的起步与发展 时间 成就 1866年 1896年 辛亥革命后 1949年11月 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正式办理 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 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 给温总理的第二份总结报告 时 间 成 就 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 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 无线电报创设(军舰之间创设无线电报)并得到发展 除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1877年 1906年 1932年 二、邮电通信设施发展 ⒈邮政通信事业的起步与发展 给温总理的第二份总结报告 给温总理的第三份总结报告 2.邮政通信事业的完善 时 间 成 就 2003年 2004年 2008年 电话用户超过5亿,成为世界第一 移动电话用户超过1.2亿,成为世界第一 突破5亿 ⒈转变人们思想观念; ⒉加快信息传递速度; 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⒋使生活多姿多彩; 5.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提高了生活质量…… 给温总理的第一份调查报告 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帮助 给温总理的第二份调查报告 通信进步对社会生活的负面影响和应对措施 给温总理的第三份调查报告 交通进步对社会生活的负面影响和应对措施 以交通或者通讯的变革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为题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 * (1)传统的代步工具:轿子、马车。 (2)近现代人力牵引的交通工具: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 (3)现代机械动力牵引的交通工具:有轨电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 * 驿骑: 骑驿马传递公文的人 * * * 坐轿子 大家知道古代人出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吗? 乘马车 乘舟 我国古代交通地域特点: 南方舟楫, 北方马车; 百姓步行! 戴宗,外号神行太保。作“神行法”, 日行八百里。以日行十小时计,则每小时可走80里即4万米,每秒可走11.11米。而08年奥运会百米世界纪录的创造者博尔特速度为100M/9.69S,约合每秒10.32M。 大家知道古代的通讯手段有哪些吗? 中国古代驿站 古代邮驿只供政府专用,民间通信最初是依靠便人捎带或专人递送,后来才出现私营邮递组织。 邮驿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民社会生活的影响。 铁路交通 公路交通 水运交通 航空交通 1876年,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淞沪铁路。但不久即被拆毁并掷入大海。 新闻一: 新闻二: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在一片反对声中建成通车。 铁路建成后,由于清政府视先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惊动了附近的皇陵,就让骡马充当“火车头”,这就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 新闻三: 这辆德国产的白色敞篷汽车,这也是当时整个中国的第一辆汽车。这个新鲜玩意当时献给慈禧。不料,慈禧太后仅试坐一下便将其“打入冷宫”。 为什么近代中国交通建设这么难? 如果我失败了,那不仅仅是我个人的不幸。而会是所有中国工程师,甚至是所有中国人的不幸!为了证明中国人的智慧和志气,我别无选择! 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1909年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京张铁路中的“人”字形轨道、1091米的八达岭隧道令中国人扬眉吐气。 1969年北京出现了城市地铁。 2003年运营的上海磁悬浮列车 上海磁悬浮列车西起上海地铁2号线龙阳路站,东到浦东国际机场,线路全长30公里,设计最高运行速度为每小时431公里,单线运行时间为7分20秒。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行的高速磁悬浮铁路。 火车机车演变 蒸汽机车 内燃机车 电力机车 高速列车 磁悬浮列车 1906年的公共交通工具是有轨电车(天津)。最早的电车为一节车厢,车速很慢,乘客可随时上下。 1924年上海出现了公共汽车。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共12辆“解放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 ?1990年,中国一汽安装了奥迪轿车组装线,日生产能力达50辆。 如今,中国成为奥迪在德国本土之外的第三大市场。 2000年,中国汽车产量预计首次超过200万辆。中国终于跻身世界汽车十强之列。 2006年,中国汽车产量为728万辆,比上年增长27.6%,已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居世界第三位。 1865年,中国第一艘木质明轮船 “黄鹄” 号建成。该船除回转轴锅炉等所需钢材系从海外购进以外,所有工具和设备均是在没有洋人指导下自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