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工程学课程设计教案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南林业大学 《水土保持工程学》 课程设计 姓名:杨丽蓉 学号:20110753028 班级: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小组:杨丽蓉 日期:2014年6月7/8/21/22/23 指导老师:马建刚 前言 拦砂坝是以拦蓄山洪泥石流沟道(荒溪)中的固体物质为主要目的,防治泥沙灾害的挡拦建筑物,它是荒溪治理的主要沟道工程措施。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拦蓄泥沙(包括块石),调节沟道内水砂,以免除泥沙对下游的危害,便于河道下游的整治。拦砂坝在减少泥沙来源和拦蓄泥沙方面能起到重大作用。拦砂坝将泥石流中的固体物质堆积库内,可以使下游免遭泥石流危害。 2,提高坝址处的侵蚀基准,减缓坝上游淤积段河床比降,加宽了河床,并使流速和流深减小,从而大大减小水流的侵蚀能力。 3,因沟道流水侵蚀作用而引起的沟岸滑坡,其剪出口往往位于坡脚附近。拦砂坝的淤积物掩埋了滑坡体剪出口,对滑坡运动产生阻力,促使滑坡稳定,减小泥石流的冲刷及冲击力,防止溯源侵蚀,抑制泥石流发育规模。 小流域基本概况 1.1地理位置及地形概况 怒江州六库镇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芭蕉河位于六库镇西坡,地理坐标为: 98???? 49 24 E~98? 51 36 E,25???? 50 00 N~25? 51 30 N。芭蕉河源于著名的高黎贡山东坡,怒江西岸,汇水面积为4.08km2,全沟长4.33km,流向自西向东,最高点海拔为2450m,山口处海拔为880m,高差达1570m,比降为25%.沟床叠水、陡坎、拐弯多见。沟床阻塞系数为1.3~1.7,沟侧山坡30?~35?,局部达60?。河流出口后堆积有不同时期的洪积物,与怒江交汇处海拔为790m,相关图件见图1-1和附图1。 1.2水文地质 流域内主要分布的地层有元古代高黎贡山群变质岩系,以片岩、片麻岩、混合岩、变粒岩为主。山口地带出露寒武系保山组砂岩、板岩,产状为250L40。三叠河弯街组(T3)碳酸盐岩,以白云岩为主,产状为230L55,其表层大部分覆盖有厚0.5~1.0m的坡残积层。山口以东至怒江约1100m,为一洪积扇,怒江州卫生学校、师范学校和汽车总站等单位设于此地,是州府重镇之一。新生代以来,构造应力呈东西向强烈挤压,地壳持续抬升,在长期地质营力作用下,岩体破碎,节理裂缝发育,溪沟下切,风化土层深厚,崩塌、、滑坡发育,松散体物质储量达1369×104m3,可移方量410×104m3,固体物质源丰富,为泥石流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1.3植被 该流域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0.2℃,最高气温为26.6℃,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1.6℃,最低气温达4.5℃.年平均降雨量为1011mm,5~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70%.芭蕉河内常年有水,但随季节雨量暴涨暴落,旱季最小雨量为0.02m3/s,雨季可增加数十倍。全流域林地面积占68%,郁闭度为60%,坡耕地占32%。 1.4 泥石流概况 从流域特点看,泥石流形成过程可分为水源区、形成区、流通区和淤积区。水源区位于主沟海拔1060m以上,面积为3.62km2。发育有滑坡3个,坍塌3处,松散固体物质储量为636×104m3,单位储存量为120.44×104m3/km2;形成区位于主沟海拔1060~880m,面积0.46km2,发育有滑坡4个,坍塌5处,松散固体物质储存为730×104m3;流通、淤积区位于海拔880m至怒江边,长度为1.01km,泥石流时冲时淤。 1.5 泥石流特征 1989年10月20日20:00时,芭蕉河爆发力一场灾害性泥石流。高约3m的泥石流龙头夹裹着巨大的漂砾急汇而下,冲毁、於埋了沟道两岸附近的州汽车总站、州邮电局、州民族师范学校等6个单位的房屋40栋,桥梁2座等,估计经济损失达889万元,根据灾后现场调查,泥石流剖面多为“泥包砾”,泥面呈黄色,坡降为8.7%,保存1年多仍未脱落,表明浆体粘度很高,为黏性泥石流。据房屋墙壁的泥痕和固体沉积物厚度,推算出流体容重为21kN/m3,经采样粒度分析,测得中值粒径为d50=2.5mm,用泥痕计算得流速为4~5吗m/s,根据武汉水电学院水槽实验公式计算的流速为4.08m/s,流量为160m3/s。 1.6 泥石流成因 芭蕉河山口以上属于中山地形,侵蚀切割较深,大部分地形呈“V”形谷,岸壁陡峻,岸体破碎,崩塌、滑坡较为发育,松散固体物质储量达1269×104m3,为泥石流的形成创造了物质基础。历时长、强度大的降雨时激发泥石流形成的动力。1989年10月3日到20日,该地区出现了长达半个月的连阴降雨天气,共降雨461.7mm,突破了历史同期所有极限,其中10日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