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用人单位如何认定和处理劳动争议 9、仲裁、诉讼中,答辩应注意哪些事项。 针对仲裁请求或诉讼请求(无不利陈述) 四、案例及针对案例的建议 我们建议贵司在劳动用工过程中应着重注意以下法律风险,以避免因此产生劳动争议纠纷: (一)应当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 (二)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 (三)应当及时足额地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四)关于加班的法律风险: (五)关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五、其他劳动用工风险 1、制定、修改规章制度时存在的风险: 2、单位在招聘入职时存在的风险; 3、关于试用期的期限及相关期限 1、依法对现行适用的《劳动合同》、《保密协议》进行审查修改; 2、完善现行规章制度内容,对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能及要求进行描述; 企业劳动用工应对措施 3、落实规章制度告知和公示程序,建议以《员工手册》形式将相关规章制度告知员工,并由员工签收。 4、完善对员工工作情况记录和考核评价程序,并由考核员工签字确认。如员工违反规章,则公司有证据解除劳动合同。 5、尽量保持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减少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可能。 ? 企业劳动用工应对措施 结语 我们站在企业的角度上,合法有效地为企业节省更多的用人成本; 我们不断进行有效沟通,使劳资双方的平等和谐、共创企业盛景。 为了企业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景,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 谢谢! * 3 * 劳动合同法实务 ——企业如何应对劳动法律变化、防范风险 主讲人: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张亚军 律师 提纲 一 、劳动争议概述 二、用人单位如何预防劳动争议 三、用人单位如何认定和处理劳动争议 四、案例及建议 五、其他提示 企业如何应对法律变化、防范风险 第一部分: 劳动争议概述 (一)2008年度处理情况: 2008年,全市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计受理集体争议案件301件,涉及当事人 3193 人,其中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集体争议案件185件,涉及当事人1485人。 劳动争议概述 (二)2009年度处理情况: 2009年,全市20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计受理劳动争议案件8987件,其中市本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计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191件,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和10.7%。 劳动争议概述 (三)2010年度处理情况: 2010年1至9月,市劳动争议仲裁院共计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022件(含上年未结案件108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549件,同比增长37.3%。尤其是第三季度,劳动争议案件受理数猛增到824件,与二季度相比增加了239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20%。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因分别为:劳动报酬类542件,占28.3%;社会保险类672件,占35.1%;劳动合同类469件,占24.5%;福利待遇类116件,占6.1%;其他类型115件,占6%。 劳动争议概述 二、用人单位如何预防劳动争议 1、用人单位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应承担哪些举证责任及依据 举证责任,又称证明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提供证据并加以证明的责任。如果当事人未能尽到上述责任,则有可能承担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 ?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的法律法规规定(从倒置向专属转化) 二、用人单位如何预防劳动争议 二、用人单位如何预防劳动争议 用人单位证据收集的种类和内容 (一)岗位情况告知书。 (二)劳动合同。(三)规章制度和员工手册。(四)工会或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参与调解的一些调解书等。 (五)其他能够证明的相关法律文件。 除此之外,书证还包括单据、票据、设计图纸、绘图、领物条、借据、奖状、任命书等。在实践中,当事人和仲裁委员会、法院都高度重视“书证优先”的一般原则,所以谁掌握了有效的书证,谁就有可能掌握了主动权。 二、用人单位如何预防劳动争议 2、新时效制度给用人单位带来的重大隐患分析;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指当事人因劳动争议纠纷要求保护其合法权利,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否则,法律规定消灭其申请仲裁权利的一种时效制度。 二、用人单位如何预防劳动争议 ?时效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3课+追求人生理想+第一框+第3目【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2011年考研英语二真题及答案解析.pdf VIP
- 《建筑施工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标准》.pdf
- 面向教学评价的情感分类.pptx VIP
- 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高中数学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教学课件】.pptx VIP
- 《中药材炮制加工方法图解》.pdf VIP
-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40篇).pdf VIP
- 羊群效应——一个班级最可怕的存在!--高一上学期班级凝聚力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Apple 环保系统操作说明FMD_Portal_TRM_Training.pdf
- 厄瓜多尔介绍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