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材料.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洪秀全(1814-1864);洪秀全的部分诏令、诗文;;二、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 1、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2、《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原则;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的纲领,又是太平天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国制度和政策。;1859《资政新篇》 (1)内容: 政治——法治 经济——发展资本主义 文教——新式学堂、医院等 (2)核心思想:发展资本主义, 富国强民。 (3)中国近代史第一个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发展方案。;三、失败原因 1、客观原因:中外反对势力的联合镇压 2、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领导集团的失误:宗派内斗、腐败享乐 (2)军事策略的失误 (3)指导思想的漏洞 ; 《讨粤匪檄》 ……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买以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天王府西花园(煦园);杨秀清府第 ;忠王(李秀成)又自夸彼之新邸,除天王宫外,为太平天国中之最佳最美的建筑物。…除了天王之外,只有忠王有一顶真金的王冠,以余观之,此真极美精品也。…凡各器物可用银质者皆用银制,刀鞘及带均是银的,伞柄是银的,扇子、鞭子、蚊拍其柄全是银的,而王弟之手上则金镯银镯累累也。—(英)富礼《天京游记》;1853年,英国在华全权代表文翰访问南京: “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而清廷一方则从没有显示出这种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是保证我们自己不在中国内战中作任何一步的卷入,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 “他们一昧烧杀掳掠,除此之外,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别的事情可做。他们遭到所有乡村民众的憎恶。……他们占据南京八年之久,而这里却毫无重建的迹象。商业和工业遭到禁绝。他们收取的天赋比清廷高出三倍,他们不采取任何安抚民众的措施……他们指望依靠抢劫、且只靠抢劫来维持生存,我必须说,我在他们那里看不到任何稳定的因素,也看不到任何值得我们同情的东西。” ——1861年(英)Alexander Michie;第二节 洋务运动 一、背景 1、洋务运动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清政府(地主阶层)进行的自救活动。 2、辛酉政变 ;二、理论基础-中体西用;洋务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861年总理衙门的设立。;三、洋务派代表人物 中央:奕、文祥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建新式陆海军;创办新式学堂; 1872-1875年,派出4批留美幼童120名 1874-1894年,派出3批留欧学生 留学生中的不少人,如詹天佑、严复等,学到西方先进文化,在以后中国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五、洋务运动的失败 1895年,清政府败于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失败原因: 1、顽固派的反对和阻挠。 2、洋务派本身问题:封建本质、依附列强 3、中体西用指导思想的局限。 ;守旧势力强大;时人讽郭嵩焘;六、历史作用与评价;第三节 戊戌维新运动; 清国之亡国,非亡于辛亥革命,实亡于甲午战争。甲午之败,把我国现代化运动的第一个阶段的科技现代化成绩冤枉的报废了。甲午之败,也使那个有见识、有权力、集中兴名臣于一朝的官僚集团胆战心寒而全部自动或被动靠边站,对变法图强丧失信心。这一集团既靠边站,朝廷走向两极分化,皇帝与太后不能靠边站,乃各趋极端,一分为二。林肯说一个分裂的房屋是不能站立的,大清王朝这座房屋哪能例外呢。 ——唐德刚 ;19世纪60、70年代;;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 三、维新派的活动 向皇帝上书:1895年 “公车上书” 组织学会:保国会、强学会、南学会 创办报刊: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 设立学堂:万木草堂、时务学堂 著作介绍外国变法经验:《日本变政考》《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 发动论战;;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