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夏翻译“硬伤”看中西方思维与写作(上).docxVIP

从神夏翻译“硬伤”看中西方思维与写作(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智课网IELTS备考资料 从神夏翻译“硬伤”看中西方思维与写作(上) 摘要: 《神探夏洛克:可恶的新娘》上映,口碑良好却又因翻译多遭吐槽。而英文写作中,大家也会有有同样的问题——思考模式不同,词不达意。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中式思维和西式思维差异很明显,这种差异也体现在写作上。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中西方思维方式对于写作的几大表现。 《神探夏洛克:可恶的新娘》2016年1月4日登陆国内,卷福与华生再续“冒险”,让大批剧迷兴奋不已。在英国本土,电影版也强势席卷收视。首播收视率冠军,当日观看人数超过800万人次。要知道,“The two-hour Downton Abbey finale attracted a peak audience of 7.1m(BBC)”,可见这剧的火热真是让人咂舌。 不过国内上映之后,虽票房节节高升,但其糟糕的翻译“硬伤”也受到了诸多吐槽。比如翻译不出双关、伏笔、甚至连片中“中国特色”的彩蛋也搞得人哭笑不得,可见官方翻译还是不够接中国地气。这点上,其实大家表达英文写作也会有有同样的问题——思考模式不同,词不达意。 更多英语学习资料下载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体现着人类的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同时语言表达受到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学生已经习惯了汉语的思维方式表达,在英语写作中往往习惯于先在大脑中形成汉语的表达,然后再将其转换成带有自身母语思维方式特点的英语表达,形成典型的换汤不换药的中式英语表达。中式英语的文章让人读起来感到蹩脚,不知所云,表意不清,从而导致书面交流的失败。 一、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大表现: 1、综合型思维与分析型思维 中国人偏好综合型思维,喜好把事物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看待;而西方人则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独的,大自然是人的对立物,人的使命是运用知识的力量研究、征服、统治自然。这一思维过程注重实证、力求精确,以达到建立合乎法则的理论系统的目的。西方的自然科学对自然界进行剖析,从宏观走向微观,从而产生了不同于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独特的分析型思维,明确区分事物的对立存在,而不是整体存在。汉语综合型思维突出表现为句子或篇章内在逻辑关系依赖于意合领会。分析型思维方式决定了英语语言多样化的词形变化、语法形式变化、特定的句法结构、语序结构以及明显的过渡词及衔接词的使用,句子以及文章体现严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因此,英语也被称为形合语言。 (1) 汉语句子结构形散而神不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明确。写出来的中式英语也带有形散而神不散的汉语思维特点。 e. g. 面试很重要, 你必须为面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Chinglish) Job interview is very important; you must be full prepared for the interview. (Native English) Job interview is so important that you must be full prepared for the interview. (2) 句子主语中心词不断变换,思维缭绕,令人读来费解。 e. g. 有个年轻人, 名叫李贝, 家里很穷, 缺吃少穿, 住的房子又小又破。 (Chinglish) There was a young man. He was called Li Bei. His family was very poor. They did not have enough food to eat or enough clothing to wear. The house they live in was small and dilapidated. (Native English) There was a young man named Li Bei, who was so poor that his family lived in a small, dilapidated house with insufficient food and clothing. (3) 缺乏词形变化、语法形式变化。 e. g. 我昨天买了一本书。 (Chinglish) I buy a book yesterday. (Native English) I bought a book yesterday. (

文档评论(0)

qbjzmxj59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