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药(药学、临床药学)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概 述 概 述 概 述 概 述 概 述 桂 枝 桂 枝 紫 苏 紫 苏 紫 苏 生 姜 生 姜 生 姜 香 薷 香 薷 香 薷 荆 芥 荆 芥 荆 芥 荆 芥 荆 芥 防 风 防 风 防 风 防 风 防 风 比 较 比 较 防 风 羌 活 羌 活 羌 活 羌 活 白 芷 白 芷 白 芷 细 辛 细 辛 细 辛 细 辛 苍 耳 子 苍 耳 子 苍 耳 子 辛 夷 辛 夷 辛 夷 小 结 ★比 较 小 结 小 结 小 结 发散风寒药 ★内服时宜用纱布包煎。 【临床特点】 ★为鼻渊之头痛鼻塞、浊涕长流、不闻香臭之要药。 【用法用量】 发散风寒药 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解表】 麻黄 桂枝 荆芥、防风 紫苏 羌活 香薷 细辛 风寒表实证 风寒表证(表实表虚均可) 表证(寒热均可) 风寒感冒夹湿头身疼痛 风寒感冒兼脾胃湿困(夏季) 【宣通鼻窍】 阳虚外感 风寒感冒兼气滞或咳嗽痰多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解表药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荆子 柴胡* 升麻 葛根 淡豆豉   薄 荷 发散风热药 图片 来源 药性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薄 荷 发散风热药 入药部位: 地上部分 入药部位: 薄荷叶 入药部位: 薄荷梗 薄 荷 发散风热药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来源 】 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 【药性】 辛,凉。归肺、肝经。 ★ 【功效】 薄 荷 发散风热药 本品善行头面,专于 消散风热,多用于风热之邪的头面五官疾患。 ★ 【应用】 因发汗力较强,对风 热表证无汗或有汗不畅者尤佳。 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利咽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头痛目赤,喉痹口疮: 薄 荷 发散风热药 总结:薄荷辛香走窜,上行头目,下行胃肠,外走肌肤,内解肝郁。 ★ 【应用】 3、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4、肝气郁滞,胸胁胀闷: 5、夏季感受暑湿秽浊之气的腹胀腹痛: 透 疹 疏肝行气 薄 荷 发散风热药 体虚多汗、阴虚血燥者慎用。 【用法用量】 煎服,3~6g; ★宜后下。其叶长于发汗解 表,梗偏于行气和中。 【使用注意】 牛 蒡 子 发散风热药 图片 历史 临床特点 使用注意 牛 蒡 子 发散风热药 入药部位: 成熟果实 牛 蒡 子 发散风热药 【临床特点】 兼有咽喉红肿疼痛,或 咳嗽痰多不畅者为宜 热毒证 以大便燥结不通者尤宜 外散风热 内解热毒 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以恶实为正名,又称大力子。 提醒:本品性寒,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慎用。 蝉 蜕 发散风热药 图片 历史 临床特点 使用注意 蝉 蜕 发散风热药 入药部位: 皮壳 又名蝉衣 蝉 蜕 发散风热药 此外,本品还能治疗小儿夜啼不安。 ★ 【临床特点】 兼有音哑或咽痛者为宜。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目赤翳障: 4、惊风抽搐,破伤风证: 疏散风热 利咽开音 透疹止痒 明目退翳 息风解痉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孕妇慎用 桑 叶 发散风热药 图片 来源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桑 叶 发散风热药 入药部位: 叶 桑 叶 发散风热药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 【来源】 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 【功效】 菊 花 发散风热药 图片 历史 来源 药性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菊 花 发散风热药 入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