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乳制品分类.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乳制品分类.ppt

乳及乳制品加工 一、乳制品的分类 乳 扇 奶 豆 腐 二、生产加工企业的数量及分布情况 2011年重点乳品加工地区重早获证企业分布情况 三、影响乳制品质量的因素 四、液态乳的加工 原料乳的验收 → 过滤、净化 → 标准化 → 均质 → 杀菌 → 冷却 → 灌装 → 封盖 →装箱检验 → 冷藏 原料乳的验收 1、质量标准依据 GB6914-1986 NY5054-2001 感官指标 理 化 指 标 安 全 指 标 生 物 学 指 标 特 殊 原 料 乳 ①初乳和末乳 ②颜色异常乳 ③有肉眼可见杂质乳 ④有凝块或絮状沉淀乳 ⑤有异味乳 ⑥用抗菌素或其他对乳有影响的药物治疗期间,母牛所产的乳和停药后3天内的乳 ⑦添加防腐剂或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乳 ⑧酸度超过20°T 2、原料乳的检测项目 ⑴感官检验 ⑵酒精检验 ⑶滴定酸度(吉尔涅尔度或乳酸度) ⑷相对密度 ⑸菌落总数 ⑹体细胞数 ⑺抗生物质残留检验 ⑻乳成分的检验(乳脂肪、乳蛋白质、乳糖、总干物质) 均 质 均质的目的 防止脂肪上浮分离; 改善牛乳的组织状态; 提高牛乳的消化吸收 均质的设备 高压均质机、离心均质机、超声波均质机 均质的条件 65℃ 10~20MPa 杀 菌 杀菌:将乳加热到一定程度,以杀死乳中主要致病微生物的处理方法。 灭菌:采用一定的杀菌方法使乳达到商业无菌的要求。 无菌:在乳中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微生物(营养细胞、孢子、芽孢) 商业无菌:乳制品经无菌处理后,制品和媒介物(包装)可能含有少数的微生物(营养细胞、孢子、芽孢),但这些微生物不会引起产品的变质。 杀 菌 目 的 ⑴杀死能引起人类疾病的所有微生物,使之完全没有致病菌 ⑵ 尽可能破坏除致病微生物以外,能影响产品味道和保存期的微生物及其他成分如酶类,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杀菌的方法很多,但牛乳加工中最常用的是加热杀菌法。根据杀菌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杀 菌 牦牛乳、马乳、驴乳、骆驼乳、奶皮子(乳扇 )、奶豆腐、乳饼 地方特色乳制品 乳清、乳清粉、乳糖、干酪素、浓缩乳清蛋白 其他乳制品类 含乳冰淇淋、乳冰 冰淇淋类 原干酪、再制干酪 干酪类 淡炼乳、调制炼乳 炼乳类 稀奶油、奶油、无水奶油 乳脂类 全脂乳粉、脱脂乳粉、调制乳粉 乳粉类 杀菌乳(LTLT乳、HTST乳)、灭菌乳(UHT乳、RS乳) 按杀菌强度 全脂乳、脱脂乳、复原乳、调制乳、发酵乳 按原料成分 液体乳类 乳制品质量 原料奶质量 生产工艺技术 滥用食品添加剂、非乳制品生产原料 潜 规 则 液态乳的加工工艺流程 未经任何加工 处理的生鲜乳 感官指标 理化指标 安全指标 生物学指标 达到灭菌效果,保存性明显提高 130~150 ℃+ 0.5~4.0s 超高温灭菌 UHT 受热时间短,热变性现象少,风味好,无蒸煮味 72~75 ℃+15s 80~85 ℃+ 10~15s 高温短时杀菌HTST 杀死病原菌、尤其是耐热的结核菌 62~65℃ 30min 低温长时杀菌 (巴氏杀菌) LTLT 杀菌结果 条件 杀菌强度

文档评论(0)

duyingjie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