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纤维素材料-1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古老和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纤维素由B-(1-4)甘键链接的D-葡萄糖组成, 多毛细管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多孔性和大表面积的特性,因此具有亲水和吸附性。羟基,易形成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 难溶难熔,不能熔融加工。 1再生纤维素纤维 1. 1 黏胶纤维 纤维素纤维是服用性能优良的纺织原材料。 三个阶段,三代产品。 黏胶法是制备再生纤维素纤维最普遍的方法,但是污染严重。 氯化锂/二甲基乙酰胺(LiCl/DMAc)体系由于溶剂回收困难、价格昂贵,很难实现工业化生产。 4-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体系已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再生纤维素纤维命名为Lyocell纤维。这种纤维弥补了黏胶纤维强度低、耐磨性差等不足,适合用做高档服装面料、医用织物和个人卫生用品等。但该溶剂价格昂贵,回收技术要求苛刻,设备投资大,目前还无法代替黏胶工艺。 纤维素黄原酸酯:生产再生纤维素的中间体,于1892年由Cross和Beven首先发现。碱纤维素和CS2反应得到,但是反应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复杂的并列反应。取代度一般在0.5~0.6,即酯化度为50~60。 过程:CS2和NaOH反应,生成高反应性的离子化水溶性产物,二硫代碳酸酯,能自发与纤维素反应,生成纤维素黄原酸酯;在此过程中,CS2也可以直接与碱纤维素生产黄原酸酯,同时二硫代碳酸酯还会分解成三代硫酸酯、硫化物、碳酸盐、硫化羰基等副反应,用于副反应的CS2约占总量的25%。 主反应: 1998年,Isogai等发现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纤维素在NaOH水溶液中经冷冻处理可溶解。 近年来,张俐娜等发现氢氧化钠/尿素体系、氢氧化钠/硫脲体系低温下能很快溶解纤维素,并提出了在低温下由氢键驱动的溶剂小分子(氢氧化钠、尿素、水)和纤维素大分子之间动态自组装引起纤维素溶解的机理。采用该方法可以得到无硫的纤维素复丝纤维,所得纤维的表面光滑、结构致密、染色性好,截面为圆形,力学性能与商品化的黏胶纤维接近。与黏胶工艺相比,这种方法所需溶剂价格低廉、环境污染小,生产工艺简单易行、生产周期短。 最近一种采用生物安全的聚乙二醇(PEG)代替尿素与硫脲的新纤维素溶剂体系也被报道,有望用于纤维素纤维的绿色化制备。 一些结构的离子液体可以高效地溶解纤维素。以离子液体为溶剂、水做为沉淀剂,通过干喷湿纺工艺可以方便地制备出再生纤维素纤维。所得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力学性能优于黏胶纤维,和Lyocell 纤维相仿,甚至更高。 1.2 醋酸纤维 醋酸纤维是将纤维素醋酸酯溶于有机溶剂,经过精制后由干法纺丝制备得到一种纤维素纤维。取代度为2~3,属无定形聚合物。不耐受碱,对盐耐受性较好,耐候性较好。 缺点:强度较低(1.2cN/dtex),断裂伸长率25~45%。 优点:染色性好,织物色彩鲜艳,外观明亮。 用途:通常用于传统衬里和服装,尤其在仿鹿皮表面整理和起绒织物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以及香烟过滤嘴等。 纤维素醋酸酯(乙酰化纤维素):最早开发利用的纤维素有机酯,1865年棉花与乙酸酐的反应,180℃下制得,为纤维素三醋酸酯。只有取代度在2.7以下时,才可溶解于大部分溶剂中。 制备方法:纤维素纤维的乙酰化、纤维素溶液的乙酰化。 1.3 铜氨纤维 将纤维素溶解于铜氨溶液中,后纺丝而得。性能接近真丝,具有丝绸感。界面近似圆形,强度高,无皮层。 与黏胶纤维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强度高于黏胶纤维,伸长率低于黏胶纤维。 2 纤维素膜材料 以往纤维素膜主要是通过硝酸纤维素水解或者是通过化学衍生化溶解再生的方法制备的,制备过程繁琐、有机试剂消耗量大、污染较严重。 3 纤维素凝胶材料 凝胶是在溶剂中溶胀并保持大量溶剂而不溶解的聚合物。由于溶剂与高分子网络的亲和性,溶剂被高分子网络封闭在里面,失去了流动性,因此,凝胶能像固体一样显示出一定的形状。(水凝胶和气凝胶) 3.1物理法制备凝胶 纤维素由于自身有很多羟基,所以凝胶的制备过程可以非常简单,无需交联剂,通过氢键进行物理交联即可制得。 例:张俐娜以氢氧化钠/尿素、氢氧化钠/硫脲为溶剂,低温下将纤维素溶解,然后升高温度即可实现溶胶-凝胶转变,得到纤维素凝胶。 Cai J,Zhang L N. Biomacromolecules,2006,7:183 ~ 189 Ruan D,Lue A,Zhang L N. Polymer,2008,49:1027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系统策划和执行的程序总汇.ppt
- 系统策划执行演讲PP程序总汇.ppt
- 武汉理工轮机维护与修理程序总汇.ppt
- 系统的数学模型程序总汇.ppt
- 武汉理工物理学open程序总汇.ppt
- 系统工程程序总汇.ppt
- 武汉圣诚阳光丽景营销拓盘程序总汇.pptx
- 武汉市安全最新版程序总汇.ppt
- 武汉市人力资源服务业职业化塑造(jian)程序总汇.ppt
- 武汉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建设与发展程序总汇.ppt
- 计算机行业深度报告:落实“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docx
- 电气设备-人形机器人深度研究系列九:人形机器人轻量化:产业化前夕的进修课,应用为重.docx
- 墨西哥劳动法和雇佣条例解读.docx
- 端侧AI行业深度:驱动因素、商业模式、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pdf
- 钦州市卫生学校招聘专任教师考试真题2024 .pdf
- 2025年湖北省中考英语真题(解析版) .docx
- 旋耕刀表面涂层改性对其功耗影响的实验研究及优化设计 .pdf
- 实用作文素材积累04(《人民日报》闪光金句+精彩作文构思)-备战2026年高考语文作文实用素材积累与运用(全国通用) .pdf
- DevOps在监控软件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pdf
- 初探“翻转课堂”在传统课程中的教学效率应用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