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历史
园区六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初二 年 级 历 史 2015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200多万斤鸦片,在海滩当众销毁。这一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鸦片战争 D.义和团运动
2.读下面图一、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导致图一景象变为图二景象的是
图一 图二
A.英俄联军 B.英法联军 C.美英联军 D.八国联军
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下。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清·杨吕浚”)诗中“大将”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关天培 D.曾纪泽
4.“1894年9月17日,双方在黄海发生激战……致远号弹药将尽时,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猛冲敌舰,不幸被敌人鱼雷击中,全体将士壮烈殉国。”这一战斗场面出现在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有学者在评价某不平等条约时说:“这完全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向帝国主义列强立下的一纸卖身契。”从此,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一条约指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A.都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都有巨额赔款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7.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8.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
9.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在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认真思考后,把思想解放视为“救国之要道”。于是他们
A.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B.创办 《 申报 》 C.掀起新文化运动 D.掀起洋务运动
10.“1919年,有北京大学等十三校,学生三千余名,手持白旗,陆续到天安门前齐聚,议定列队游行。先至东交民巷西口,经使馆巡捕拦阻,遂至交通总长曹汝霖住宅,持砖乱掷,执木殴人,兵警拦阻,均置不理……经当场拿获滋事学生多名,由厅预审,送交法庭讯办……”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五四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四五运动
1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组织,那么中共一大选举的中央局书记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董必武 D.李达
12.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孙中山建立的旨在培养革命军人,挽救民族危亡的军官学校是
A.黄埔军校 B.天津武备学堂 C.福州船政学堂 D.京师同文馆
13.“这支衣衫褴褛、面带饥色的军队从南中国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陕北时只剩下不到6000人……”。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遵义会议 C.西安事变 D.红军长征
14.红军长征期间,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井冈山 B.遵义 C.延安 D.西柏坡
15.“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无尽的宝藏……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起
A.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 B.国共两党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开始 D.八路军、新四军开辟敌后战场
16.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俱伤。”下列事件中,标志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