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实训报告书
课程名称_综合项目实战与分析
系(部)_ _ _ __
专业班级__ __ _ __
学生姓名__ __ _ _ _ __
完成日期20**.*.**—20**.*.**
山东科技大学
课程实训题目 智能农业 姓 名 姚元稳 组 别 同组实训者 苏腾、孙会民 指导教师 魏光村/徐文正 2014.8.25至2014.9.30
指导教师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____
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实训成绩 目录
1 绪论 - 4 -
2 系统可行性与需求分析 - 5 -
2.1温室大棚的系统设计 - 5 -
2.1.1监控系统总体架构 - 5 -
2.1.2信号采集器 - 5 -
2.1.3研究内容 - 5 -
2.1.4控制系统拟采取的总体方案 - 6 -
2.2国内外发展现状 - 6 -
2.2.1手动控制 - 6 -
2.2.2自动控制 - 6 -
2.2.3智能化控制 - 7 -
2.2.4现状及其不足 - 7 -
3 总体设计: - 8 -
3.1分模块设计流程图(监测系统) - 8 -
3.2分模块(控制系统) - 9 -
3.3传感器需求: - 9 -
3.3.1温度传感器 - 9 -
3.3.2湿度传感器 - 9 -
3.3.3二氧化碳传感器 - 9 -
3.4传感器系统介绍 - 10 -
3.4.1温度控制系统 - 10 -
3.4.2湿度控制系统 - 10 -
3.4.3设计主要思想 - 10 -
3.5传感器选择 - 11 -
3.5.1湿度传感器的选择 - 11 -
3.5.2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 12 -
4 详细设计: - 13 -
4.1温度检测器调控程序: - 13 -
4.1.1修改房间的温度 - 13 -
4.1.2查询房间的温度 - 13 -
4.2温度存储模块程序测试: - 14 -
4.2.1数据存储模块 - 14 -
4.2.2开启服务器 - 15 -
4.2.3关闭服务器 - 16 -
5 系统测试: - 18 -
5.1服务器终端模块 - 18 -
5.2客户端显示模块 - 18 -
6 总结: - 19 -
7 参考文献: - 20 -
1 绪论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设施园艺工程因其涉及学科广、科技含量高、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己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这也为我国大型现代化温室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并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的现代化温室是在引进与自我开发并进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温室大棚是一种可以改变植物生长环境、为植物生长创造最佳条件、避免外界四季变化和恶劣气候对其影响的理想场所。实现温室大棚环境智能控制的目的是主动地调节温度、湿度、光照和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等环境因素,以满足作物最佳生长环境的要求。其中,温度是最重要的环境因数。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温室大棚设备都比较简陋,温室大棚环境仍然靠人工根据经验来管理。环境因素的自动调节和控制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已严重影响了设施农业的大力发展。特别是北方地区因其纬度高,寒冷季节长,四季温差和昼夜温差较大,不利于作物生长,目前应用于温室大棚的温度检测系统大多采用传统的温度检测。这种温度采集系统需要在温室大棚内布置大量的测温电缆,才能把现场传感器的信号送到采集卡上,安装和拆卸繁杂,成本也高。同时线路上传送的是模拟信号,易受干扰和损耗,测量误差也比较大,不利于控制者根据温度变化及时做出决定。在这样的形式下,开发一种实时性高、精度高,能够综合处理多点温度信息的测控系统就很有必要。
温室是一种可以改变植物生长环境、为植物生长创造最佳条件、避免外界四季变化和恶劣气候对其影响的场所。它以采光覆盖材料作为全部或部分结构材料,可在冬季或其他不适宜露地植物生长的季节栽培植物。温室生产以达到调节产期,促进生长发育,防治病虫害及提高质量、产量等为目的。而温室设施的关键技术是环境控制,该技术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控制与作业精度。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设施园艺工程因其涉及学科广、科技含量高、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己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这也为我国大型现代化温室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并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的现代化温室是在引进与自我开发并进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国外对温室环境控制技术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先是采用模拟式的组合仪表,采集现场信息并进行指示、记录和控制。80年代末出现了分布式控制系统。目前正开发和研制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多因子综合控制系统。现在世界各国的温室控制技术发展很快,一些国家在实现自动化的基础上正向着完全自动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目前,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已经研制并实现计算机自动控制的现代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