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精耕细作农业的突出成就 1、耕地面积的扩大 2、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3、提高土地的生产率 (1)对农具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西汉—耧车, 唐代---曲辕犁 (2)排灌方面:三国时期的翻车 唐代---筒车 (3)注意合理施肥 (4)选育良种 (5)科学掌握农时 三、明清的商帮 典型代表:徽商和晋商 一、明清的资本主义萌芽 1、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出现的部门:丝织业 3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4清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表现: (1)手工工场规模扩大了, (2)分工更细 (3)出现的行业也更多 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历程 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简单协作的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 明代中后期: 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导与学5页) 春秋战国时期: 较大发展,主要生产青铜器,由官府垄断 夏商周时期 : 手工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原始社会晚期 : 1、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材料一:河南省偃师市的二里头遗址内,考古工作人员在宫城附近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区,其中的绿松石器制造作坊是迄今东亚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处。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材料二:官营手工业涉及的部门之多,有煮盐、冶铁 、铸钱、丝织业……以凭借国家的权力,征调优秀的工匠、使用上等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历史悠久、素称发达 资金雄厚、规模大,工匠技术经验丰富 一、手工业 2、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民间手工业的几种形式 (1) 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为代表,作为农户的副业,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2)民间私人经营的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丝织技术 ①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原始社会—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商代—织机出现,可织多种丝织品 西周—斜纹提花织物 西汉—政府织室规模大,有数千人 唐朝—技术提高,吸取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品种繁多,吸收写实风格 明清—水平超过前代,特别是细致精密的缎 发展历程 : 制瓷技术 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东汉出现成熟的青瓷 北朝出现成熟的白瓷 宋朝出现五大名窑 明清 种类丰富 唐朝南青北白 两大系统形成 阅读 思考 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历程如何? 炼钢 技术 春秋时期冶炼生铁 冶 铁 技 术 冶铜 技术 发展概况 技术 南北朝:灌钢法 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冶金技术 原始社会:掌握 商周时代:繁荣 西周时期:已有铁器 两汉:高炉炼铁 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第四课 商业的发展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明清 两宋 隋唐 春秋战国 商业发展的表现或特点 时期 打破 农村集市贸易;柜坊和飞钱 种类多;“交子”;财源 农副产品(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密切);区域间;商帮 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 ◆城市的由来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北朝 《木兰辞》 木兰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把东西买齐? 各种商品买卖只能在固定的场所。 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兴盛提供物质基础 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商业繁荣 水陆交通的便利 经济 政策 金融 交通 政治 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两宋商业经济空前繁荣的原因: 第5课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 * * * * * * * * 第一课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历史必修2 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 商、周 原始农业 农作物 耕作技术 生产工具 耕作方式 集体耕作 石刀、石斧、耒耜 少量青铜农具, 石器木器骨器为主 排水、沤肥 除草、治虫 南稻北粟 五谷 (采集经济 种植经济)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石器锄耕 刀耕火种 精耕细作 春秋战国 水利灌溉 耕作制度 耕作技术 耕作方式 铁犁牛耕 垄作法 郑国渠都江堰 (农用动力革命,汉代逐渐普及) 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 战国铁农具 二、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 原因: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 共同劳动、 平均分配 2.奴隶社会──土地国有(井田制)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封建土地制 国有土地 分配给臣民耕种农民向国家纳税 地主土地制 出租给农民农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际会计第七版课后答案(第三章).doc VIP
- ABAQUS六面体网格划分的分块技巧(从SolidWorks导入多实体分块).pdf VIP
-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docx VIP
- 输电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全套(变电土建、变电电气、线路、电缆).docx VIP
- Unit1-Unit3单词默写表(中翻英)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df VIP
- SYT6064-2017 油气管道线路标识设置技术规范.pdf VIP
-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全套PPT课件.pptx
- 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容量治疗与血液保护.ppt VIP
-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 淞沪会战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