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4 章;课程进度;问题;第二章:经济学发展简史;1934年,希克斯(1904-1989)
提出序数效用论,认为:
人们只可能依据自己的偏好,对可能消费的商品排出顺序,即排出偏好顺序。
经济学始点都认为是:人们的偏好!
;问题;;;问题;问题;;答案提示;答案;本章的内容;本章要点的一句话概括;本章的要点;本章的内容;?;1.定义效用函数
效用函数只是“被用来”就是人为地“定义”
就好比,幸福是体验的而非定义的
西方经济强调个人基础是科学的!
“大河有水小河满”,定义的,只是死水!
“民富则国富”,体验的,有活力、能持续;1.定义效用函数
由效用推出偏好与由效用代表偏好是不同的
效用仅仅被看作是描述偏好的一种方法
现代理论中,效用函数只是一个精确地总结包含在消费者偏好关系中的信息的方便工具;1.定义效用函数
效用函数“被用来”“代表”或“总结”由偏好关系所传递的信息
自然先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代表偏好关系的效用函数应该“是什么”样的。
就是要对效用函数进行定义;4.1 定义效用函数;3.效用函数代表或总结偏好关系信息的方法
对不同消费束的偏好关系,分派(定义)一个相应的非负数字
使得越受偏爱的消费束被分派的数字越大;3.效用函数代表或总结偏好关系信息的方法
效用分派,惟一重要特征,在于它对消费束所进行排序。
效用函数的数值,只是在对不同消费束进行排序时才有意义。
;4. 代表偏好关系的效用函数
效用函数U(x) 代表偏好关系,当且仅当:
x’ ? x” U(x’) U(x”) x’ ? x” U(x’) U(x”) x’ ~ x” U(x’) = U(x”)
(关系符) (数值符)
如此,效用传递了三种偏好关系:?、?、~ ;本章的内容;1.序数效用
效用只强调对消费束的排列次序
任意两个消费束之间的效用差额的大小是无关紧要的。
例如:A ? B ? C,有下表不同的表示方法:;28;2.基数效用
对效用的数值赋予重要意义的效用理论
这种理论中,两个消费束之间的效用差额大小被认为具有某种重要意义。
用效用传递偏好的不足也在于此,
???为效用是数值,就应该可以人际比较;3.只要有序数效用就行
比如,“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老将的具体效用是多大,没有多大帮助
老将是小将的两倍,也没意义
我们只需知道哪个更大、更受偏好就行
只要有序数效用就行!;4. 争议
序数效用论不是基数效用论
以哪个为基石,现在仍然有争论;问题是:
我们确信一定有指派序数效用的办法吗
在偏好次序已知的情况下,能否够找到一种按这种偏好次序排列消费束的效用函数吗?
存在一种描述任意的合理偏好次序的效用函数吗?;答案是:
对于满足7条公理的偏好,通常我们是能找到代表偏好的效用函数的。
因此,我们接着讲--构造效用函数
;本章的内容;1.描点法
例如,有三个消费束(4,1)、 (2,3) 、(2,2)
假设 (2,3)? (4,1) ~ (2,2)
为这些消费束分派任何数字均可,只要体现假设的偏好关系即可,比如:
U(2,3) = 6 U(4,1) = U(2,2) = 4.
这些数字称作效用水平(utility levels);1.描点法
无差异曲线包含具有相同偏好的消费束
相同偏好? 相同的效用水平
因此,无差异曲线上的所有消费束具有相同的效用水平。;1.描点法
因此,消费束 (4,1) 和 (2,2) 以效用水平U o 4位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消费束(2,3) 以效用水平U o 6位于另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本例中,无差异曲线所体现的偏好信息可通过描点法给出如下图形:;U o 6;2.测距法
画一对顶线
测量每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的距离
以距离数给每条无差异曲线作出标记;40;3.3D法
把效用水平作为第三个维度
用三维坐标描绘无差异曲线;U(2,3) = 6;3.3D法
偏好关系的3D图
可以给那两条无差异曲线添加更多信息;U o 4;3.3D法
比较更多的消费束
可以描绘出更多的无差异曲线
可以更好地描绘消费者偏好;U o 6;3.3D法
同前面的
上述曲线可以描绘成3D图
每条无差异曲线的高度等于其效用指数;U o 6;4.从无差异曲线到效用曲面(函数)
比较所有可能的消费束,
就可以描绘出消费者的全部无差异曲线,
分派给每条以相应的效用水平
这个无差异曲线图就完全地表示了消费者的偏好。;x1;x1;x1;x1;x1;x1;x1;x1;x1;x1;x1;x1;x1;x1;x1;x1;
全部无差异曲线的集合,构成了给定偏好关系的无差异曲线簇。
无差异曲线簇与效用函数是相互等价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