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先秦政治制度剖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讲 先秦政治制度 一、原始氏族社会的民主制和国家的产生 1、原始氏族公社 氏族——由血缘构成的生产劳动单位;母系,父系 氏族首领——酋长(领导生产,管理生活,处理对外关系) 氏族议事会——贵族的逐渐诞生 民众大会——母系氏族时,全体成年男女参加;父系氏族时,成年男子参加 2、部落的管理机关和职能 部落——氏族的联合体 部落酋长——军事职能为主 部落议事会——议事会成员逐渐成为固定的贵族。 民众大会——受部落酋长左右 3、原始氏族社会的民主制 传说中的神农时代,相当于历史上的母系氏族社会阶段,即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时期。 氏族成员共同生产,共同消费,没有私有财产,只有土地、房屋等实行共同占有。 氏族的权力机关是氏族民主议事会。氏族一切重大事情,都由全体成年男女参加讨论决定。氏族首领由氏族民主议事会选举产生。通常是氏族内年长而有能力和威望的妇女被选为氏族的首领。氏族首领与氏族成员处于平等的地位,不脱离生产劳动。 在相当于传说中黄帝时期的龙山文化中,农业和畜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品增多,使剩余劳动产品有了可能,促进了家庭内个体家庭经济的发展。母系氏族时期的对偶家庭转变为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家庭形成自己的私产。 5.阶级的产生 为了军事防御的需要,不少氏族部落的居地周围修筑了城堡。不少龙山文化遗址都发现了城堡遗迹。 ◎掠夺性战争使少数人聚集了更多的财富和奴隶,加速了阶级分化并促进了奴隶制的形成。 ◎铜的使用和制陶业的发展标志着生产力有了重大提高。其他方面的手工业,如玉石器、骨器、纺织、木器制作等方面也有较大发展。战俘被投向各个生产部门,变成了供氏族部落显贵役使的奴隶。 ◎体现氏族显贵意志的刑罚也出现了。 6、国家的产生 民众大会的观念淡薄——部落联盟事务取决于联盟首领和议事会。 首领选举标准的变化——父系家长世袭 公共权力的出现——设官分职(如司徒、司空、宗秩等) 马克思认为: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 宗教信仰的发展——统一人们的宗教和政治信仰,并将二者结合起来,使统治权力神化。 氏族——部落——国家 二、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关于夏商周(历史上称之为“三代”) 夏商周及夏商周断代工程 夏朝(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0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自禹至桀传17君,14世,共四五百年。 夏朝的中心地区在豫西晋南。夏朝的领土范围大致东起豫东平原,西至华山,北起济水,南达淮河。 商朝(公元前1600——前1046年),自汤至纣传31王,17世。商朝的中心地区是今河南东北部、山东西南部和河北南部。 夏商疆域对比 ◎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自武王至幽王传12王,11代。西周的疆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至长江。 ◎东周/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西周的分封制、贵族政权逐渐瓦解,社会出现新的变化。 ◎周朝建立之后,有鉴于夏商二代亡国的教训,实行了分封制和宗法制。 除宋(纣庶兄微子启)、卫(文王少子康叔)、鲁(周公子伯禽)、齐(太公望子,姜姓)、燕(召公奭shì子)外,择其可以表示周人势力的分布的十八国列表如下: 宗法制 2、王权的形成和发展。 从“后”到“王”的名号及其制度 夏代最初建立时,最高统治者称为“后”,所以夏启被称为“夏后启”。以后的继承人太康、仲康、相等也被称为“后”。“后”,当初的意思是生育,亦有祖先的意思。夏代最初几个君主不称王,而称为“后”,是因为奴隶制国家刚刚从氏族社会组织中脱胎出来,还带有氏族社会组织的痕迹。 从“王”字的本义来讲,三横分别代表天、地、人,一竖是指一个贯通于天地人之间的人。也就是说,天下的一切都属于王,所以说“天下所归往也”。字义本身已经反映出王被认为是天地人的主宰、最高权力的象征。 从我国王权的形成上看,“王”字在周金铭文中像战斧之形,古文字学家吴其昌解释为:“王字之本义,斧也”。可见战斧是军事统帅权的象征,军权是王权的主要组成部分。“夫王者,能攻人者也” “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王同军事有关,一是说明我国最早的君主是由部落战争的军事首领转化过来的;二是说明最早的国家的重要职能是“在祀与戎”祖先和军事是并列为“国之大事”的。 我国古代君主之所以被称之为“君”,也是父权的集中反映。从文字学来看,尹字与甲骨文中的父字近形,寓有父辈掌权的意思,君字从尹从口,表示君是诸尹中的最尊者,可以用口来指挥尹。王也称为“天子”,表示自己是上帝的元子。 周取代商,是“皇天上帝,改厥元子”,而“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这说明王是因为被认为具有了上帝元子和民之父母的双重身份,所以才能掌握治国治民的统治权力。 王是早期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国家的代表和象征,其权力体现形式: 王自称是作为上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