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 学案:杜甫诗四首 Word版含答案.docVIP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 学案:杜甫诗四首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 学案:杜甫诗四首 Word版含答案

第5课 杜甫诗四首 文本导学 学习重点 结合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个人际遇,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感。 1.读准字音 (1)干云霄(ɡān) (2)崤山(xiáo) (3)声啾啾(jiū) (4)吴楚东南坼(chè) (5)渚清沙白(zhǔ) (6)危樯(qiánɡ) 2.词语理解 (1)通假字 ①耶娘妻子走相送:通“爷”,这里指“父亲”。 ②禾生陇亩无东西:通“垄”,田埂。 (2)古今异义 ①耶a娘妻子b走c相送 a.古义:通“爷”,父亲。 今义:爷爷。 b.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只指夫妻女方。 c.古义:跑。 今义:行走。 ②哭声直上干云霄 古义:冲。 今义:做。 ③行人但云点行频 古义:说。 今义:云彩。 ④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古义:崤山或华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⑤县官急索租 古义:官府。 今义:县一级的官员。 ⑥凭轩涕a泗b流 a.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b.古义:鼻涕。 今义:泗水河。 ⑦渚清沙白鸟飞回 古义:盘旋。 今义:回来。 ⑧危樯独夜舟 古义:高。 今义:危险。 (3)一词多义 ①去 ②信 ③恨 ④一 ⑤何 (4)虚词归纳 者 3.词类活用 (1)或从十五北防河:在北方,名词作状语 (2)未休关西卒:使……休,动词的使动用法 (3)今上岳阳楼:登上,名词用作动词 (4)星垂平野阔:变阔,形容词用作动词 1.《兵车行》中展现出哪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我们似乎可以听到哪些扣人心弦的诉说?这样写有怎样的效果? 答:  答案 看到的画面有咸阳桥头悲惨送别图、田亩荒芜健妇犁耕图、青海头上苍苍白骨图。似乎可以听到“行人”的怨言、冤鬼的哭诉。悲惨的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悲切的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 2.《登岳阳楼》主要是写岳阳楼美景,但诗中有景,景中寓情,分析诗歌哪几句写景,哪几句写情。 答:  答案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写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两句写情。 3.请你描摹一下《登高》中诗人看到了哪些景象。 答:  答案 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草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 4.《旅夜书怀》中前四句描绘了怎样一幅美丽的夜景? 答:  答案 写“旅夜”,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只有一叶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向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开头四句描绘了一幅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景。 (一)阅读《兵车行》,回答问题: 1.《兵车行》中造成这一切苦难的根源是什么?请用原诗中的词语回答。 答:  答案 “点行频”(诗眼),即频繁征兵。 2.这是一首古体诗,它是侧重于叙事的。它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要求: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并说明全诗的基调是怎样的。 答:  答案 本诗叙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穷兵黩武,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 本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二)阅读《登岳阳楼》,回答问题: 3.首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 首联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通过“昔闻”和“今上”的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湖盛名,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气势磅礴恢弘,被誉为描写洞庭湖的千古绝唱。请仔细品味,说一说你感悟到怎样的美。 答:  答案 (1)画面美:这两句写景,既是实写,又寓想象。从楼上望去,洞庭湖把祖国东南之地分为两半;水天相连,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 (2)意境美:更美的是,诗人登岳阳楼,赏洞庭景,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摒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三)阅读《登高》,回答问题: 5.请分别指出下列诗句所营造的意境及表达的情感。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答: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答:  答案 (1)意境:凄凉、凄清、高远、广阔。 情感:“猿啸哀”之声,人顿生悲凉、悲伤之情。 (2)意境:雄浑、壮阔、辽远、沉郁、悲凉、绵邈。 情感: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