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幼学琼林》释译(鸟兽)
周道云??考辑
【原文】麟为毛虫之长,虎乃兽中之王。
【注释】麟:麒麟,传说中的动物,雄为麒,雌为麟。
毛虫:长毛的动物。
【译文】龙是鳞虫类之长,老虎是万兽之王。
【原文】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犬豕与鸡,谓之三物。
【注释】四灵:古人认为有灵性的四种神兽。《礼记》:“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豕:猪。
三物:古人结盟、立誓时,把动物的血滴入酒中,饮酒盟誓,君王用猪血,大臣用狗血,百姓用鸡血。
【译文】麒麟、凤凰、乌龟和龙合称为四灵。狗、猪和鸡是古人歃血为盟时所用之物,所以合称为三物。
【原文】騄駬、骅骝,良马之号;太牢、大武,乃牛之称。
【注释】騄駬、骅骝:古代骏马名,周穆王的八俊之一。騄駬,音录耳,也作騄耳。传说有穆王八骏:赤骥:火红色的马;盗骊:纯黑色的马;白义:纯白色的马;逾轮:青紫色的马;山子:灰白色的马;渠黄:鹅黄色的马;骅骝:黑鬃黑尾的红马;騄駬:青黄色的马。
太牢:牛的别称。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礼记》中太牢指的是大牢。
大武:指牛,祭祀时对牛的称呼。
【译文】骅骝、都是古时名马的名称。太牢、大武都是牛的名称。
【原文】羊曰柔毛,又曰长髯主簿;豕名刚鬣,又曰乌喙将军。
【注释】柔毛:指羊。《礼记》:“凡祭宗庙之礼……羊曰柔毛。”孔颖达疏:“若羊肥则毛细而柔弱,故云柔毛,言肥泽也。”
长髯:两颊上的长须。髯音冉。
主簿:古代官名,即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
刚鬣:鬣音猎。古代祭祀所用猪的专称。《礼记》:“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刚鬣”。鬣,脖子上长而密的毛。
乌喙将军:猪的另一称呼。猪贪食,所以称猪为乌喙将军。喙,音惠。鸟兽的嘴。
【译文】羊毛很柔软、羊须又很长,所以把羊称做柔毛或长鬃主簿。猪鬃很硬、猪嘴乌黑,所以称做刚鬣或乌喙将军。
【原文】鹅名舒雁,鸭号家凫。
【注释】舒雁:鹅的另一种称呼。《尔雅》:“舒雁,鹅。”因为鹅的形状像雁,但又徐行不飞,所以称舒雁。
家凫:凫,音佛。野鸭。家凫即鸭子。
【译文】鹅行路像雁故称为舒雁。鸭形状像凫称为家凫。
【原文】鸡有五德,故称之曰德禽;雁性随阳,因名之曰阳鸟。
【注释】德禽:鸡。古时候说鸡有五德,所以称德禽。《韩外传》记载:鸡头上戴冠者是文也,步子迈得大者为武,敢斗者则勇,看见食物相互招呼为仁,守夜没有差失是信。
阳鸟:鸿雁之类候鸟。雁的别名。
【译文】鸡有五种美德,故称为德禽;雁又称为阳鸟。
【原文】家狸、乌圆,乃猫之誉;韩卢、楚犷,皆犬之名。
【注释】家狸、乌圆:猫的别名。狸:野猫。考王忘庵《题画猫诗》:“乌圆炯炯”,则似专指猫眼而云然也。
韩卢、楚犷:古代良犬的名字。《广雅》:“犬之良者,犹宋国之鹊、韩国之卢、楚国之犷、晋国之獒。”犷音广
【译文】家狸、乌圆都是猫的美名;韩卢、楚犷都是良犬的名称。
【原文】麒麟驺虞,皆好仁之兽;螟螣蠡贼,皆害苗之虫。
【注释】麒麟:仁兽,雄为麒,雌为麟。
驺虞:义兽名,传说只吃死动物,也不吃生草,所以称它性仁。《毛诗传》解说是兽名,白虎黑文,不食生物。驺音邹。
螟螣蠡贼:吃庄稼的四种害虫。《毛诗正义》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汉·毛亨传:“食心曰螟,食叶曰螣,食根曰蟊,食节曰贼。”东汉·郑玄笺云:“此四虫者恒害我田中之稚禾,故明君以正已而去之”。螟音明。螣音腾。蠡梨。
【译文】麒麟、驺虞都是喜好仁义之神兽;螟、螣、蟊、贼都是残害庄稼的害虫。
【原文】无肠公子,螃蟹之名;绿衣使者,鹦鹉之号。
【注释】无肠公子:螃蟹的别名。《抱朴子》:“称无肠公子者,蟹也。”
绿衣使者:鹦鹉的别名。相传唐代长安豪民杨崇义被妻刘氏和邻人李弇谋杀,县官至杨家勘察,架上鹦鹉忽作人言,说杀害家主的是刘氏和李弇,案情于是大白。唐玄宗因封鹦鹉为“緑衣使者”,交付后宫喂养,张说并为之作《绿衣使者传》。后因以“緑衣使者”为鹦鹉之别名。
【译文】无肠公子是螃蟹的别名,绿衣使者是鹦鹉的外号。
【原文】狐假虎威,谓借势而为恶;养虎贻害,谓留祸之在身。
【注释】狐假虎威:古寓言,老虎捉到一只狐狸,要吃它。狐狸说:“上天要我做百兽的王,你不可以吃掉我。如果你不信,我走在前面,你跟在我后面,看百兽见了我有没有不逃跑的?”老虎信以为真,就跟着狐狸走,结果百兽看见老虎在狐狸后面都逃跑了。老虎不知自己中计了,还以为百兽是害怕狐狸而逃跑的。后来用“狐假虎威”比喻依仗他人的势力来欺压别人。
养虎贻害:也作“养虎遗患”。《史记·项羽本纪》载,楚汉两方相约以鸿沟为界停战,停战后,项羽引兵东去,而张良、陈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