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分析化学 饶海英 20114209033
摘要: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目前已经成为复合材料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涉及了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有机材料、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众多学科的知识。本文主要针对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复合材料由于其优良的综合性能,特别是其性能的可设计性被广泛应用于、、交通、等领域,纳米复合材料则是其中最具吸引力的部分纳米复合材料是以树脂、橡胶、陶瓷和金属等基体为连续相,以纳米尺寸的金属、半导体、刚性粒子和其他无机粒子、纤维、纳米碳管等改性为分散相,通过适当的制备方法将改性剂均匀性地分散于基体材料中,形成一相含有纳米尺寸材料的复合体系,这一体系材料称之为纳米复合材料。近年来发展很快,世界发达国家新材料发展的战略都把的发展放到重要的位置。该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纳米、纳米碳管功能复合材料、纳米钨铜复合材料。纳米纳米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纳米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方面,主要采用同向双螺杆挤出方法分散纳米粉体,分散水平达到纳米级,得到了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的纳米复合材料。纳米蒙脱土/PA6复合材料制备的纳米蒙脱土/PA6复合材料中,纳米蒙脱土的层间距为1.96nm,处于国内同类材料的领先水平(为1.5~1.7nm),蒙脱土复合到尼龙基体中后完全剥离成为厚度1~1.5nm的纳米微粒,其复合材料的耐温性能、阻隔性能、抗吸水性能均非常优秀,此材料已经实现了产业化纳米TiO2/复合材料纳米TiO2/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抗菌效果,纳米TiO2粉体在聚丙烯中分散达到60nm以下。由于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不同于普通的聚合物,本方向还积极开展新的成型方法研究,以促进纳米复合材料产业化的进行。 TiO2纳米复合材料。
  龙绍檑[26]微波辐照下PP/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FT-IR) 表征了微波辐照前后PP纳米TiO2母粒的表面特征,然后经二次熔融挤出制备微波辐照PP纳米TiO2复合材料。结果表明: 微波辐照后,PP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结晶起始温度和结晶温度降低,结晶度提高了大约20%,结晶速率基本不变; 微波辐照前后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F(T) 值相近。
2碳纳米管在1991年日本NEC公司基础研究实验室的电子显微镜专家饭岛(Iijima)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检验石墨弧设备中产生的球状碳分子时,意外发现了由管状的同轴纳米管组成的碳分子Carbon nanotube”,及碳纳米管,又名“巴基管”。电碳纳米管作为一维纳米材料,重量轻,六边形结构连接完美,具有许多异常的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能。近些年随着碳纳米管及纳米材料研究的深入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也不断地展现出来。碳纳米管按照石墨烯片的层数分类可分为: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nanotubes, SWNTs)和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nanotubes, MWNTs),多壁管在开始形成的时候,层与层之间很容易成为陷阱中心而捕获各种缺陷,因而多壁管的管壁上通常布满小洞样的缺陷。与多壁管相比,单壁管是由单层圆柱型石墨层构成,其直径大小的分布范围小,缺陷少,具有更高的均匀一致性。单壁管典型直径在0.6-2nm,多壁管最内层可达0.4nm,最粗可达数百纳米,但典型管径为2-100nm。钨铜复合材料Compressi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g-Ti-C nanocomposite synthesized by mechanical milling.Scripta Matefialia,2001,44(10):2457-2462. 
[10]  王耐艳,涂江平,杨友志.原位反应纳TiB /Cu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微结构.中国有色金属学报[J].2002,12(1):151-154.
[11]  陈学刚,宋怀河,陈晓红等.纳米Fe/C复合材料的原位合成.材料研究学报[J].2002,16(2):146-150. 
[12]  龚宏宇,尹衍升,王 昕等.氧化铝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J]2002,32(4):327-332.
[13]  林永红,潘利华.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9(6):13l-134. 
[14]  杨 晓,王玉荣.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国内外石油化工快报[J].2003,33(3):1-4.
[15] Thom pson R B, Ginzburg w, Matsen M w. Predieting the mesophases of copolymer-nanopartiele composites [J].seie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