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 音乐与时代——《蛰龙飞起舞东方》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近现代音乐作品并初步知晓这些作品的历史意义。初步领略从19世纪后中国音乐的变化。通过学习可以使他们感受到这些音乐在所起到的重要历史作用。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黄河》乐曲《卖布谣》、《光明行》、《台湾舞曲》《开路先锋》本课有三首歌曲及两首乐曲,可分成为三个方面:1、学堂乐歌《黄河》。2、反映了“五四”时代的民主、进步思想,注重民族民间音乐与西方作曲技巧的有机结合的歌、乐曲《卖布谣》、《光明行》、《台湾舞曲》。反映中国工人阶级走上政治舞台,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的英雄形象的歌曲《开路先锋》。 学堂乐歌早期的的学堂乐歌以旧曲填新词为主,用中国民歌、小调的曲调和欧美歌曲的曲调填进创作的新词。如大家熟悉的《送别》,就是近代音乐教育家李叔同先生用美国音乐家奥德威 《梦见家和母亲》的曲调填词而成的。它的歌词通俗亲切,具有生动的形象性。便于理解。“学堂乐歌之父” 我国的第一首学堂乐歌是始作于1902年的《男儿第一志气高》(原名《体操—兵操》)(1880-1941)音乐家、戏剧活动家。创办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除音乐戏剧外,在书法、绘画篆刻及诗词等方面均所擅长,被丰子恺称为“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乐歌代表作品:《春游》、《西湖》、《春景》、《送别》、《忆儿时》、《早秋》歌曲 《送别》李叔同作词,曲调源自美国作曲家奥德威的歌曲《梦见家乡和母亲》黎锦晖 20世纪以来,随着“学堂乐歌”在中国的传入和兴起,造就了一种新颖的被称之为“歌曲”的形式。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社会上逐渐形成了风格比较鲜明的不同歌曲创作阵营和欣赏群体,当时除了在音乐会上演唱有一定艺术氛围的艺术歌曲和以聂耳为代表创作的音调激昂、节奏铿锵的大众歌曲外,传唱较广的就是以黎锦晖为首创作的“黎派”通俗歌曲。 赵元任与《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他》 歌曲《卖布谣》介绍:中国在鸦片战争前十农业和手工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农业手工业。歌曲《卖布谣》作于1922年。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流行最广的一首独唱曲。词作者刘半农是“五四”时期白话诗创作的先行者之一。它以质朴的歌谣体,叙说劳动者的辛劳悲苦,从一个侧面勾画了当时洋货倾销,农村经济破产的图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织土布卖不出去,生计维艰,挣扎在饥饿线上的农村手工业者的深厚同情。
聂耳聂耳的音乐创作几乎全是为电影和话剧、舞台剧配乐,并且是一位多产、创作成功率极高的作曲家。他先后为 8部电影创作了20首歌曲,这些歌曲主要是群众歌曲和抒情歌曲。1934年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为影片《桃李劫》创作的《毕业歌》等以其进行曲的速度和坚毅、果敢的气魄鲜明地反映和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决心和热情。带有呐喊的旋律造成了一种特有的紧迫感,尽管歌词用散文式的自由体写成,但聂耳还是创造性地把它谱成了一首传遍中国和世界的民族解放的革命战歌,这首歌在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日战争中,以其巨大的号召力鼓舞着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正因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定为国歌,时至今日仍然激励着中国人刘天华与二胡曲 ?简介: 原名为“胡琴”,最早是胡人(“胡”是古代汉族对中国北面的少数民族的统称)在马上演奏的一种乐器,1300多年前传入中原地区,它的音色饱满、有力、婉转、明亮。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主要代表乐器。华彦钧、刘天华、闵蕙芬相片,因为他们都是江苏人,故江苏有“二胡之乡”的美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