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青岛崂山太清宫与道教文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介青岛崂山太清宫与道教文化

山东省青岛太清宫 青岛崂山太清宫。 太清宫青岛崂山太清宫概况   在众多的道教庙殿当中,太清宫是有记载的最早的崂山道教祖庭。太清宫从初创到现在已经历两千多年的历史,几乎每朝每代都进行过修葺,至今其建筑风格还一直保留着宋代建筑的典型风 格,这在国内各宗教建筑中,也是极少有的。因此,又可以说,太清景区是崂山景区中展现道教文化的代表景区。   太清宫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庙宇主体分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三大部分,另有关岳词和东西客堂、坤道院等附属设施,共有房屋150多间。 布局   三官殿是崂山最早的道教庙殿,为布局工整的三进殿院,大门朝东。在我国北方,绝大多数的庙堂大门都是朝南开的,因为坐北面南象征着权威。崂山是道家仙境,不讲究权势,在这里把门向东开是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三官殿的主殿属单檐硬山式砖石结构殿堂,顶面覆以黑色板瓦和筒瓦,匾额为木雕篆书体长方形,是标准的宋代建筑。从宋代至今,三官殿经历过无数次修缮,却总是保留着宋代建筑的基本特点和风格,虽不是富丽堂皇,却不乏古朴庄严,是典型的道教殿堂。 景观集萃   三官殿内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三位部落领袖尧、舜、禹。相传尧时敬天爱民,上有天相,以风调雨顺而被后人尊为天官;舜时民风高尚,地不生灾,故被尊为地官,后人常说的“尧天舜日”。可说是一种追忆;大禹继承父志,因势利导,治理了空前的洪水灾害,故被尊为水官。从这里可以看到道家在汉代以前供奉的神是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过贡献的历史人物。   在三官殿的正殿两侧,分别供有“雷神”和“真武”二神。在道教中雷神和雷公不是一回事,这里的雷神主要是惩罚恶人和对做坏事者采取相应惩处措施的神,是正义之神。真武就是玄武,是四方神之一。传说天尊出巡时,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簇拥在天尊周围,以壮天威。另外这里地处中国北方,从方位管辖的角度来看,也属于玄武神的范围,在四方神中单独供奉玄武神也有这个原因。从宋代开始,皇帝在尊神的同 时,又避讳他们先君或自身的名字,后把玄武的“玄”字改为“真”字,就是现在的“真武大帝”。真武属水,水德柔顺,滋润万物,与雷神相对,一位象征着至刚,一位象征着至柔,正应了道家哲学中“阴阳相生,刚柔并济”的辨证思想。这种哲学思想不仅是道士修身处世的基本思想,而且也是练武功,修内功的主旨,对养生、内外功修炼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官殿院内外分布有大量的古树名木,其中以大门外不远处的一棵圆柏为最古。这株圆柏,高18米,胸围3米多,树龄以有2100多年,传为三官殿创始人张廉夫初建此庙时所植。至今仍生机盎然。在三进院大门两侧,各有一棵银杏,高25米以上,胸径都有数围,树龄1000余年,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敕封崂山道士刘若拙重修太清宫时所植。   三官殿二进院和三进院内,有数株山茶,树龄多在400年以上,其中以三进院内三官殿大堂两侧的山茶(耐冬)最为有名。东侧的一株山茶,高近7米,胸围近1.8米,树龄已有600余年,是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渡海从附近的长门岩岛上移植过来的。每当北国飘雪季节,这株山茶千花怒放,整个树上象是落了厚厚的红色的雪。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曾经在崂山住过,看到这种美景,写下了《聊斋志异》中的《香玉》。文章中穿红衣的花神名为“绛雪”,“绛”是红色,意为红色的雪,实际上是寓意这棵山茶为神工所成。三官殿外西侧的一株山茶是山茶中的名品枣重瓣白雪塔,树龄也有400余年。   翰林院在三官殿东侧,有一处两进的堂院,是太清宫的东西客堂。因为是晚清翰林尹琳基出资修建的,所以人们称它“翰林院”。翰林院基本上保留着清代寺庙园林风格与江南邸宅园林风格相融的特点,既有山寺建筑的凝重,又有江南邸宅的华贵。从本世纪30年代起,这里就改作专门接待来宾的客堂。   逢仙桥出了三官殿西门向北,不几步就进入古树荫翳的宫殿游路,路边有一株黄杨,属南方植物,高8米多,胸径82厘米,已有800余年的树龄。再前行几步,有一株糙叶树,高近19米,胸径1.2米,南北向冠幅为33米,东西向冠幅为25.5米,树荫遮盖4亩的面积,是崂山所有树种树冠最大的。此树又叫“龙头榆”,传说是崂山道士李哲玄建三皇庙时所亲植,距今已有1100多年,仍枝叶繁茂,生机勃勃。龙头榆旁边有一大石,上刻“逢仙桥”三字,旁边还有记载当年宋太祖赵匡胤招见并敕封崂山道士刘若拙为“华盖真人”的记事。传说当年刘若拙在一个雪后的除夕清晨,就在这个地方看到一位老人,真人起初并不在意,老人与他交谈几句后走了,真人忽然想到没有问老人从哪里来,只好寻他留在雪地中的脚印,但再也找不到第三个脚印。至此,刘真人方才醒悟到自己遇到神仙了,事后在此刻石以证此事。 坤道院   转过逢仙桥,走过的第一座院落是太清宫道长及道士的住所,这里在“文革”以前是“坤道院”, 就是女

文档评论(0)

aicen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