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年常见病的识别、预防及保养
老龄化社会的形成,致使老年常见病的识别、积极预防及日常保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老年常见病的相关问题作一简单介绍。
一、老年常见病的识别
(-)有关老年的一些基本常识
要熟悉老年常见病的防治,我们必须先了解以下一些基本常识。
1.关于老年人的年龄划分
分是:
45~
60~89岁为老年期;
90岁以上为高龄期(尊称长寿期)。
2.关于老化、衰老的概念
一般来讲,老化可以分为正常老化和异常老化。
正常老化是指符合自然生理规律的生理性老化。
异常老化,也称病理性老化,是指由于疾病。遗传、劳累、营养不良、环境恶劣等因素影响,加速了老化过程,即所谓的未老先衰。
衰老——由于人体老化而出现的生理功能、适应能力及抗病能力等的减退,这种与年龄相符合的老化征象,叫作衰老。
可见老化与衰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老化是渐趋衰弱的过程,衰老是身体老化的现象。
3.关于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 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在7%以上,称为“老年国”,即老龄化社会。这种老龄化现象在城市表现的尤为突出。如:据统计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市60岁以上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4.16%,早就进入了老龄化城市。新近统计,60岁以上的老人占上海总人口近20%。有资料预测,到2025年,60岁以上的老人将占上海总人数的28.56%。可见,传播并使大家了解、掌握老年常见病的早期识别、及早预防和护理常识意义非凡。
4.老化的常见表现
5.老年性疾病的基本概念
一是健康人变老过程中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原发性疾病,如老年性痴呆、老年性耳聋、老年性精神病、老年性肺气肿等。
二是人至老年期才容易出现的疾病,如部分恶性肿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骨质疏松、老慢支、肺心病、高脂血症、前列腺肥大、老年性白内障等。
(二)老年性器质性疾病的早期辨识
1.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中风
正常血压:舒张期血压为60~
表14-l中国中老年人平均正常血压参考值(mmHg)
年龄 收缩压(男) 舒张压(男) 收缩压(女) 舒张压(女) 51~55 134 84 134 80 56~60 137 84 139 82 61~65 148 86 145 83
此外,落实到个人,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基础血压。如某人年轻时基础血压多在60/90mmHg左右,现为88/136mmHg上下,尽管血压似乎还在正常范围,但因其基础血压偏
低,有可能其已患有高血压。
老年人高血压早期多出现轻度的头晕、头胀或头痛,颈项板紧不舒,有的则出现失眠多梦。这些早期表现容易受气候变化、情绪波动、体力劳累等因素影响。凡遇这种情况需及时定期地测量血压。
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的病机,多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有关。
高血压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减少血压波动,延缓对心、脑、肾等脏器的病理损害,减少发生脑中风、心脏病的风险,故对于老年人非常重要。
脑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脑动脉硬化是指脑部大动脉和中动脉的管壁内出现脂质沉着,形成分散或成片的粥样斑块,从而发生动脉管胜狭窄。可想而知,由于脑动脉管壁狭窄,血流不畅,势必造成大脑供血不足,思维、记忆等脑功能渐趋减退。由此可见,老年人的精神障碍,如健忘、抑郁、痴呆等,多与脑动脉硬化的病理损害有关。
脑动脉硬化的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当其影响脑功能时,则可见到头晕、头痛、耳鸣、手颤、手足麻木、睡眠不佳、容易疲劳、记忆力减退等。其中头痛多为钝痛,且多出现后枕部或前额部。记忆力减退多表现为对名称及数字容易忘记,以近期记忆力减退为主。有学者把头痛、眩晕、健忘作为脑动脉硬化的三个主要症状。
脑动脉硬化,中医学多认为其与痰瘀交阻、脑络不畅有关。
脑中风,是指由于脑部血液循环发生急性障碍所导致的脑部血管疾病,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出血性脑中风,如脑血管破裂;另一类是缺血性脑中风,如脑血栓形成。
脑中风多由长期高血压、脑血管硬化、高脂血症等疾病继发。
有报道认为,脑中风发生前约70%的人有先兆:如突然出现短暂的眩晕欲仆或失忆等一过性脑缺血的表现,可视作中风的警报。此外,如突然出现血压过低或过高、肢体麻木、性格反常、鼻腔出血等可能是中风的早期信号。
脑中风,中医学多认为其与肝风内动、痰瘀阻络等有关。
2.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
本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且以脑力劳动者居多,是发达国家的流行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