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二0一五年九月
目 录
一、专业概况 3
二、社会需求与专业定位 3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5
四、课程体系建设 6
五、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 8
六、师资队伍建设 10
七、实训条件建设 12
八、社会服务能力 14
九、专业特色与成果 14
十、不足与发展思路 15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一、专业概况
2003年学校由中职升格为高职院校,升格后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面向高中毕业生招生,学制三年。自升格以来,计算机专业已经连续12年招生,现有10届毕业生,12年来毕业生总人数合计近800人。目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校生规模为122人。
在专业办学过程中,成功实施了“工作室+企业订单”的育人模式,形成了以省级专业带头人为引领,双师型骨干教师为主体,教学设施先进,校企合作紧密,办学特色鲜明的骨干重点专业。
近三年,学生在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学生就业率和称职率均达98%以上。毕业生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表现,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图1软件适用人才培训基地授牌 图2 2015年省赛动漫制作一等奖
二、社会需求与专业定位
(一)社会需求
1、行业发展状况
根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信息技术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5年版)》显示,201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突破十万亿元大关,达到11.0万亿元,增幅超过15%;软件业实现收入25022亿元,较上年增长28.5%。2013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总规模达到12.4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1万亿元,同比增长24.6%。
2014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高于去年同期0.1个百分点,高出工业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103902亿元,同比增长10.3%;出口交货值52019亿元,同比增长6%。
电子信息产业是当前全球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步入加速成长期,带动产业格局深刻变革。 “十三五”期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将保持在10%左右,2015年超过10万亿元。
2、专业人才需求
从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概况可知,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先后颁布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推进两化融合、三网融合、智能电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试点等项目,为信息行业发展注入了巨大推力,给IT市场带来了巨大机会。
3、岗位人才需求
我国企业数量庞大,信息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但建设信息化平台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同时,新兴行业如生物、动漫、互联网金融等不断涌现的新兴行业对IT系统高度依赖,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引发了整个信息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革,给IT市场带来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二)专业定位
面向“海西”经济建设一线岗位,直接为中小型企业的信息管理部门和海西经济建设的网站设计公司、计算机网络工程公司、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等各类企事业提供网络管理与施工、效果图设计与动画制作、软硬件维护、软件开发等工作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基于“工作室+企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能为实现“一专多能”培养目标,实现岗位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相统一,为工学结合培养、个性化教育等构建一个良好的高职教育平台。所谓“工作室+企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天麟软件工作室、天麟广告工作室等对外技术服务平台,将企业实际开发项目和技术服务项目(企业订单)引入校园,进行归纳、整理、优化和整合,形成项目教学库和案例库;通过林业信息化软件工厂、网络技术实训中心、三维立体仿真实训中心等校内实训平台,组织项目教学与项目开发活动,实施产学结合技能训练;通过工作室协调相关企业,将学生带到企业一线进行顶岗实习,促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图3 “工作室+企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工作室+企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基于职业适应性和岗位针对性,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及实施工学结合、个性化教育等培养方式的理念。适应性教育要求高职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满足整个职业生涯因社会经济发展或转岗而需要;岗位针对性教育要求高职毕业生能较快适应岗位或岗位群工作的需要,“一专多能”教育是指学生在学习一个主要岗位的技术技能的同时,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若干辅助岗位,从而也为实现个性化教育提供平台。
四、课程体系建设
(一)本专业构建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计来源于职业岗位而高于职业岗位的要求,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理念,进行整体化职业资格研究以及典型工作任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计算机基础测试题及答案介绍.doc
- 铝电解液中乙二醇、γ-丁内酯和二甘醇含量测试方法验证与开发流程文件介绍.doc
- 近七年来最权威的造价师考试《建设工程案例》试题与答案介绍.doc
- 近三年工作计划和介绍.doc
- 铝合金衬塑复合管材_曲弹双熔承插管件介绍.doc
- 近十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介绍.doc
- 计算机基础理论复习题介绍.doc
- 铝合金窗招标文件介绍.doc
- 近十年来瑞金市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介绍.doc
- 计算机基础理论介绍.doc
- 2025-2030中国蓝矾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直缝自动焊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蓝绿藻 (BGA) 肥料行业营销状况与前景预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白椿木拼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直管式密度传感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皮鞋机械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蓝膜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市场投资前景研究及销售战略分析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直角轴型减速电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蓝色LED婴儿光疗灯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 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低电压电工作业题考点巩固》考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