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的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剖析.ppt

  1. 1、本文档共2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构造筋(腰筋)④号钢筋长度计算: L4= 4500-500 + 2×15×12 =4360mm 净跨长 锚固值 小结: 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其中,锚固值=15d; ⑦下部通长筋(一般情况下标注在集中标注中) 下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长度 +(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锚固长度=(同上部通长筋一样) ⑧下部非通长筋(特征:相邻两跨的下部钢筋直径、根数不一样) 边跨长度=本身净跨+边支座(左或右)锚固长度+中间支座锚固长度 中间跨长度=本身净跨+左中间支座锚固长度+右中间支座锚固长度 中间支座锚固长度:Max(LaE ,0.5hc+5d) ⑧下部非通长筋(特征:相邻两跨的下部钢筋直径、根数不一样) 边跨长度=本身净跨+边支座(左或右)锚固长度 +中间支座锚固长度 中间跨长度=本身净跨+左中间支座锚固长度 +右中间支座锚固长度 边支座锚固长度(左或右)= Max(0.4LaE,hc-保护层) +15d 中间支座(左或右)锚固长度=Max(0.5hc+5d,LaE) 举例:(2015年造价员考试真题模拟) 某框架梁如图所示,抗震等级为一级,LaE=37d,保护层厚度35mm,不考虑搭接长度。拉筋为φ6,请完善表格 900-35+15×d+7700+37×d 37×d+3538+37×d ⑨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度-2×0.1 (2)箍筋、拉筋的计算 1)箍筋长度的计算 2)箍筋根数的计算 特重难点 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取整)+ (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取整) 箍筋加密区长度取值: 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 当结构为二~四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 弯曲段1.9d 按照11G101中心线法: 箍筋长度=[(b-2c-1/2×d箍)+(h-2c-1/2×d箍)+1.9d箍]×2+Max(10d箍,75)×2 而实际当中d>8mm 故箍筋长度: [(b-2c)+(h-2c)+11.9d箍]×2-4d箍 实战演练 该框架梁尺寸及配筋如图所示,保护层厚度取25mm,三级抗震,C30,求该梁的 纵向钢筋、箍筋及拉筋算量并填写下料表。 箍筋⑤号钢筋单个长度计算: L5= (250-2×25+600-2×25)×2+11.9×8 ×2-4×8 =1658.4mm 小结: 宽度b,高度h,看集中标注 箍筋直径看集中标注 按照重庆市08定额(依据03G101图集) 中心线法: 箍筋单个长度=(b-2c+h-2c)×2+4d箍+11.9d箍 造价员考试的时候(个人建议采用此方法) 箍筋根数计算 加密区根数:[max(2hb,500)-50)/加密区间距+1]*2 非加密区根数:[ln-两端加密区的实际范围]/非加密区间距-1 总根数:[max(2hb,500)-50)/加密区间距+1]*2+[ln-两端加密区的实际范围]/非加密区间距-1 一级抗震 从支座边缘算起,上部第一排跨内延伸长度Ln/3 从支座边缘算起,上部第二排跨内延伸长度Ln/4 例题: 2φ18 +4φ16 4/2表示 第二跨内,中支座上部纵筋呈双排布置,上排 为4根HRB335级钢,其中2根通长筋,直径18mm, 分布在角部(根据集中标注) ;2根中支座负筋, 直径16mm,分布在中部。 下排为2根HRB335级中支座负筋,直径16mm,分布 在中部。 中支座负筋(2φ18 +4φ16 4/2三维布置图P31) 上部通长筋 第二排中支座负筋 详见11G101——1图集 P79 例题: 2φ18 +3φ22 3/2表示 悬挑部分,上部纵筋呈双排布置,上排为3根 HRB335级钢,其中2根通长筋,直径18mm,分布 在角部(根据集中标注) ;1根直径22mm钢筋, 分布在中部。 下排为2根HRB335级钢筋,直径22mm,分布在中部。 悬挑钢筋( 2φ18 +3φ22 3/2三维布置图P30) 上部通长筋 第一排悬挑弯折钢筋 第二排悬挑弯折钢筋 1、第一排钢筋至少两根角筋,并且不能少于第一排纵筋的1/2,延伸至端部后弯折至少12d, 2、其余纵筋下弯45°后在沿悬挑梁弯折至少10d,第二排钢筋在0.75L处直接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