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本科生课程论文
题 目: 论调整准备金率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效应 姓 名: 丁小敏 学 号: 1207534098 专 业: 金融学 年 级: 1207534098 班 级: 12705 任课教师: 宫慧杰 20 14 年 4 月
中文摘要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2011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频繁的调升节奏历史罕见。这里所讲的准备金率主要是法定准备金率,也包括超额准备金率。调整准备金率是我国实施货币政策常用的工具之一。通过准备金率的变动来调节市场的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贷款投资的结构,从而可以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产生作用。总的来说,准备金率的变动对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有一定的优越性,同样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最后本论文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字: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率;宏观调控;优越性;局限性
目 录
一 我国调整准备金率的理论基础 1
(一) 存款准备金率的定义 1
二、存款准备金率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理总述 1
(一)法定准备金率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理 1
(二)超额准备金变动的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理 2
(三) 机理总结 2
三、准备金率调整在金融调控中的影响 3
(一)准备金率调整对金融机构震动较大 3
(二)对我国房地产的影响 3
(三)收缩流动性、降低信贷规模的影响 3
(四)对减轻通胀压力,缓解经济过热的影响 4
四、 对变动准备金率的评价 4
(一) 优越性 4
(二)局限性 4
(三)建议 5
五、参考文献 6
一 我国调整准备金率的理论基础
存款准备金率的定义
准备金率:是银行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
金融机构必须将存款的一部分缴存在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叫做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则叫做存款准备金率。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3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2.5 万元。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准备金=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
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金率*活期存款
二、存款准备金率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理总述
(一)法定准备金率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理
当法定准备金率增加时,商业银行能够放贷出去的存款所占的比例也就变小了。根据货币创造理论,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或者变动幅度不大,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会导致货币乘数的减少,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许多存款的派生,货币供给也就减少了。也就是说法定准备金率的增加会从市场中回收大量的资金,从而能够抑制贷款和投资的增加,减少社会总需求,对治理通货膨胀稳定物价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这属于紧缩的货币政策,旨在防止经济过热,保证经济平稳运行发展。
反之,当法定准备金率降低时,法定准备金所占比例减少,大量的资金被释放出来,增加了商业银行对外放贷的意愿,刺激了社会总需求。这属于积极的货币政策,旨在促定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二)超额准备金变动的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理
当超额准备金率变动时,往往会引起各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一般情况下,超额准备金率与法定准备金率呈现反方向的变动趋势。当超额准备金率下调时,会削减因法定准备金率上调所引起货币乘数减小的趋势,会在客观上释放一定的资金,对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给我国的经济系统带来巨大的震荡,达到温和、逐步调整经济过热的作用,体现了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反之,超额准备金率上调,是一种紧缩的财政政策,倘若此时法定准备金率不变或者也在上调,那么必定能冻结大量的资金,在我国,从现实来看,还是前者出现的情况居多。
(三) 机理总结
一般来讲,我国经济的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有促进就业,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具体则表现为对货币供给量,GDP,CPI, 房地产,就业,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