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2017版高考历史(人民版江苏)一轮复习讲义: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3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Word版含答案.docxVIP

【新步步高】2017版高考历史(人民版江苏)一轮复习讲义: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3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Word版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步步高】2017版高考历史(人民版江苏)一轮复习讲义: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3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Word版含答案

PAGE  考点3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考纲要求]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郡国并行制;(2)三省六部制;(3)行省制度;(4)选官制度。 一、从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 1.法令出一eq \b\lc\{\rc\ (\a\vs4\al\co1(创立:秦始皇开始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 帝”制度。,特点\b\lc\{\rc\ (\a\vs4\al\co1(①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②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 的意志。,③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弊端:君主理念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影响国家, 政治决策的合理性。)) 2.君权和相权 eq \b\lc\{\rc\ (\a\vs4\al\co1(,调整原因\b\lc\{\rc\ (\a\vs4\al\co1(①防范宰相擅权。,②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③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调整措施\b\lc\{\rc\ (\a\vs4\al\co1(西汉\b\lc\{\rc\ (\a\vs4\al\co1(①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打击相权。,②组成“中朝”参与决策,削减“外, 朝”权力。)),唐代\b\lc\{\rc\ (\a\vs4\al\co1(①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唐初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②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 员的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有所, 分散。)),宋代: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分, 散宰相权力。)),结果:君权逐步加强,相权被分散和削弱。)) [微点拨] 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变趋势 (1)君主专制指在中央皇帝(君主)加强君权,削弱相权;中央集权指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削弱地方的权力。 (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历史特征是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具体表现为:汉朝中外朝制度、刺史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代实行二府(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三司(度支、盐铁、户部)制,并从“权、钱、兵”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元朝中央改三省为一省(中书省),大部分沿用宋代制度。 二、选官制度的演变 1.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2.察举制:汉武帝时创立,自下而上推举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做官。魏晋南北朝时演化为以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但存在着权操于官,民意无从体现的不足。 3.科举制eq \b\lc\{\rc\ (\a\vs4\al\co1(?1?实施:隋代创立以考试选官的制度,明清时期演化,????为八股取士。,?2?评价: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及文化素养,提高了行,????政效率;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合理性;明清八股取士,阻碍着人,????们的思想和文化的进步,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微点拨] 隋朝以后,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恩荫制度、举荐制度、破格提拔等方式在选官途径中,起着辅助的作用。 三、从汉至元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 1.历代行政区划 朝代行政机制秦、西汉郡—县两级制东汉州—郡—县三级制唐代道—州—县三级宋代路—州—县元代省—路—府—州—县2.元代行省的设置 (1)元代确立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以及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和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2)行省的民政、军政、赋税征收等权力皆受中央的节制,中央还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以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江苏历史 元朝时江苏省大部分地区属河南江北行省管辖。 [微点拨] (1)从汉至元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和制约,采取调整地方结构和分割限制地方权力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2)元代并不是所有地区都由行省管辖,如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辖(中书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西藏由宣政院管理。 1.三省六部的运行程序: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具体实施)。 2.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3.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其特点: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却减弱了对皇权的约束;职权过于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出现了“冗官”局面。 4.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直接目的是解决地方割据问题;根本目的是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5.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相权,强化皇权;二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地方权力,把地方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