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
主题一 信息技术与社会
相关知识点
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信息的一般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可转换性、可增值性、真伪性
3、信息的容量基本单位是字节( Byte )
4、载体:语言、文字、图片、图像、动画、视频等
5、存储介质:光盘、硬盘、优盘、软盘、移动硬盘
信息技术与社会
信息技术的定义: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又称为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狭义和广义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核心)、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基石)、传感技术
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语言的使用
文字的创造
印刷术的发明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计算机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信息技术在学习、生活的应用:计算器\MP3\MP4\PDA\学习机
神奇的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VR)、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中国的超级计算机
例: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技术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三维动画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如,电子宠物等
语音技术: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到文字的转换)和语音合成(文字到语音的转换)
智能代理技术:Office小助手、搜索引擎中的“蜘蛛”程序
4、丰富多彩的因特网: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标是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因特网是基于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port Control Protocal/Internet Protocal))
5、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电脑配置单:SONY C21CH 配置单为:
酷睿2双核T5500 1.6G/512M/80G/GF7400 128M/13.3WXGA/COMBO/10-100M/蓝牙/无线网卡/2.3Kg/XP-H/黑/白
其中 酷睿2双核T5500 1.6G表示CPU,512M ,80G,13.3WXGA表示显示器
1)、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 B )。
A、必要性 B、时效性 C、共享性 D、载体依附性
(2)、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 C )。
A、载体依附性 B、时效性 C、共享性 D、价值性
(3)、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好说明信息具有( A )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可转换性
(4)、下列叙述中,其中( D )是错误的。
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 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
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
(5)、下面有关对信息作用事例的理解,错误的是 ( C )。
A、天气预报、股市行情体现信息的有价值性
B、交通信号灯被许多行人接收,体现信息的共享性
C、身边的信息体现了信息的不完全性
D、许多历史事件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在书上,体现信息的依附性
(6)、( B )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时效性 B、不可利用、不能增值
C、可传递、共享 D、依附性
(7)、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信息的一般特征?( D )
A、载体依附性 B、价值性 C、时效性 D、独享性
(8)、信息的基本容量单位是( D )。
A、字 B、字长 C、二进制的位 D、字节
(9)、我们通常所说的“IT”是 ( D )的简称。
A、输入设备 B、因特网 C、手写板 D、信息技术
(10)、总体来说,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 D )、管理、应用等有关的技
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
A、 识别 B、变换 C、显示 D、交流
(11)、关于信息技术的出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自从有了广播、电视后就有了信息技术 B、自从有了计算机后就有了信息技术
C、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 D、信息技术是最近发明的技术
(12)、高中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是( A )。
A、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B、提高电脑技术水平
C、会考的需要 D、学会用电脑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
(13)、人类经历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依次为:语言的使用,文字的使用,( C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其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A、火的使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