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轮复习.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则变,不变亦变……变则通,通则久”。 ——梁启超《变法通议》 ”朝士即有言西法者,不过称其船坚炮利制造精奇而已;所采用者,不过炮械军兵而已,无人知有学者,更无人知有政者。自甲午东事败后,朝野乃知旧法不足恃,于是言变法者乃纷纷。 —— 《戊戌政变记》 梁启超(1873~1929) 归纳梁启超维新变法思想 梁启超 行动:发表《变法通议》等一系列文章,宣传民权 学说,提倡维新变法。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则变,不变亦变……变则通,通则久。 ——梁启超《变法通议》 主张:①变法是历史的必然,只有顺应时代潮流, 才是中国的出路; ②批判封建君主专制,要求“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③他认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废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我读五四以后那些值得我们注意的文化大师传记的时候,发现几乎没有一个人不说自己曾经在年轻的时候,受到过梁启超深深的影响。甚至有的学者还说,正因为梁启超先生的存在,才使中国的士绅阶层里分化出了一个比较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分子队伍。除了知识分子队伍之外,梁启超还影响了一般的民众,只要是粗通文墨的人,在那个时代,很少有人没有受到过梁恩公他的思想的影响。所以中国尽管没有出现一个象法国或者欧洲其他国家一样的启蒙运动,但是已经有了启蒙宣传家,那就是梁启超。 《八千里路云和月》 余秋雨旁述 在狱中,他意态从容,镇静自若,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维新变法失败后)日本使馆派人表示可以为他提供保护,他毅然回绝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历史现场 】 谭嗣同的“求死”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崇尚自由是西方富强的深层原因,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西方所说的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 中国第一启蒙思想家 《天演论》出版以后,不上几年,便风行全国,竟作了中学生的读物了。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等术语都渐渐成了一班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还有许多人爱用这种名词做自己或儿女的名字。 ——胡适《胡适自传·在上海》 严复先生《天演论》,当时犹如惊蛰之春雷响彻神州大地,多少人读之有如醍醐灌顶之感。吴玉章、胡适、鲁迅、陈独秀、李大钊、郭沫若、毛泽东等人都深受影响。曹聚仁先生曾说,他在20年中读过500种以上名人回忆录,其传主(即回忆录的主人公)差不多都看过《天演论》,可见影响之深广。 ——陈文振 《追思严复先生》 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4、维新变法思想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1)维新思想是爱国的。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提出通过维新变法的方式,挽救民族危机,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2)维新思想还是进步的。维新派要改革封建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3)维新思想具有启蒙作用。维新派着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猛烈的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4)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5、结果 变法中所有新政措施,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堂外,全部都被废止。从6月11日至9月21日,进行了103天的变法维新,宣告失败。 变法失败的教训证明,在当时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1894年,甲午战争清政府遭到惨败,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领导了“公车上书”,使得维新思想开始由理论转向实践。1898年,面对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狂潮,康有为第六次上书。光绪帝采纳,颁布《定国是诏》, “戊戌变法”由此展开,但因顽固势力反对,不久便夭折,史称“百日维新”。 ★维新派与林则徐、魏源的思想有何异同? 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挽救国家 林则徐、魏源

文档评论(0)

三四五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