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发性失眠
原发性失眠(Primary insomnia,PI)由其他精神疾患、身体疾病、、或其他特定的睡眠疾患PI约占失眠总数的15%~30%。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承受的生理、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失眠的发生率逐年攀升。长期失眠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导致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严重者可导致精神障碍。因此,PI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疾病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原发性失眠属于中医学“不寐”的范畴。
病因病机
(一)中医
中医学认为不寐与心、脾、肝、肾关系最为密切,其病因主要为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多度及病后、年迈体虚等因素。病理变化总属阳不入阴,阴阳失交。邪扰心神或心神失养而导致阳不交阴或神不守舍而发生不寐。情志不遂、肝火扰:情志内伤,肝郁不舒,郁而化火,肝火扰动心神;或素体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扰动神明而不寐。胃中不和、夜卧不安:暴饮暴食,脾胃受伤;或宿食停滞、酿成热痰,壅遏中焦;痰热上扰,胃气不和,则夜卧不安。思虑劳倦太过、伤及心脾:心伤则心血暗耗,亏虚神不守舍;脾伤则生化乏源,营血亏少,不能上奉于心,心失所养而心神不宁。亏虚,:素体肾亏或久病肾虚,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水不济火,心肾不交,心神不宁而不得寐。心虚胆怯,心神不宁心胆气虚,暴受惊骇,情绪紧张善惊易恐,惊恐伤神,心虚不宁而寐不安。
原发性失眠的产生主要与过度觉醒、昼夜节律紊乱以及内环境紊乱有关。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
1.生活事件与应激 任何原因引起的情绪应激均可诱发失眠。患者过分关注自身睡眠问题而导致不能入睡,产生躯体紧张和习得性阻睡联想(learned sleep-preventing associations),后者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突然或长期生活事件引起的刺激与失眠及情绪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甚至对起着扳机的作用。Polysomnography,PSGβ波功率较高,σ波功率较低。可见,应激是导致失眠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并且被认为是导致失眠者主客观睡眠差异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较为特殊生活事件的童年创伤对于成年期的PI似乎具有预测作用。
2.认知、应对方式与人格 患者把在睡眠过程中发生的精神活动错误地判断为是处于觉醒状态时出现的感觉,从而对于睡眠状态的感知不良,可能是产生本病的原因之一。患者认知模式与其针对刺激采用的应对方式对失眠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PI患者常常努力想尽各种方法去应对和解决失眠,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导致大脑皮层觉醒,从而导致失眠。PI患者具有特征性的气质特征,易焦虑、受惊、易疲劳以及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3.遗传 特发性失眠是由于觉醒中枢兴奋性过高或睡眠中枢兴奋性过低所致。可能由唤醒系统(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或诸多诱导和维持系统(如中缝核、内侧前脑区等部位)的神经化学失衡所致。某些特发性失眠患者可仅处于正常分布曲线的极度觉醒末端,存在遗传倾向。
近几十年来,关于PI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多集中在心理社会因素与过度觉醒机制上。过度觉醒包括躯体、认知及皮层的觉醒。躯体的觉醒反映在心率、皮电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 Pituitary Adrenal Axic,HPA轴Event-related potentials,EPRsElectroencephalogram,EEG)结合神经影像学观察到的脑功能改变有关,并涉及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EG,QEEG)yclic alternating pattern,CAP)等相关参数的改变。
临床表现
PI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见于任何年龄,在成人的早、中期多见,女性更为常见,根据DSM-IV诊断标准,PI主要表现为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至少持续一个月,日间功能受损,社会功能下降,常导致抑郁焦虑情绪。随着对本病的观察深入,对其伴随的其他症状也日益重视。
症状与体征
1.睡眠紊乱 主要包括入睡困难、觉醒次数增多或早醒、醒后难以续睡,睡眠质量下降。
2.日间状态 由于慢性失眠常导致日间的健康感下降,患者表现出情感和动机的减退,注意力和警觉性降低,精力不足,疲劳感增加。严重患者的日间功能受到明显影响,以至于无法正常工作。
3.首夜效应与日夜颠倒效应 有些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期间,多出现睡眠质量与往日不同的表现,即所谓首夜颠倒效应(Reverse First Night Effect,RFNFFirst night effect,FNEPI患者的RFNF存在分歧。部分研究发现PI患者存在首夜效应(First night effect,FNE
(一)多导睡眠监测
对于睡眠的客观评定,国内外公认的是仍是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是研究睡眠疾病的金可以综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00个考点】2015注册会计师《会计》考点聚焦解说.doc
- 10-上市规则解说.doc
- 【2014年-2015年中农大远程网院】成本会计与预算会计复习思考题【最新课程考试全真题库】解说.doc
- 10生物工程2013-2014一学期仪器-副本解说.doc
- 10万吨钢渣微粉可行性研究解说.doc
- 10万吨化工建材预可研解说.doc
- 【2016国考】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解说.doc
- 10万吨年己内酰胺甲苯精制工艺设计解说.doc
- 【GSP】仁心堂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申请书解说.doc
- 【QZZN政法干警攻略】2007年度国家司法考试之《民法》真题试卷解说.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