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_CH1_宏观经济学导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BA_CH1_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预警信号图 * 1.3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的意义 宏观经济预测 宏观经济分析 宏观经济研究 现代宏观经济学将整个经济活动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对经济系统总体行为的分析,研究一国经济的总体趋势。换言之,它研究总量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内在关系。如,总产出、总就业水平和平均物价水平的决定因素以及国际收支或汇率的变化如何影响这些总量。 * 1.4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 * 1.4.1 早期的宏观经济思想 代表人物:大卫?休谟 货币数量公式 这一公式是一切货币数量理论的基础,也是当代货币分析的理论基础。 * PQ=MV 1.4.2 古典方法 代表人物:亚当·斯密 《国富论》(1776) “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经济并使其达到最优状态的理论建立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之上,即所有的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市场、商品市场,必须运行良好。 “看不见的手”调节经济的实质是:个人在追求他们各自的最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在市场上表达供求意向,市场价格对此作出充分反应和调整,使每个市场达到供求均衡。 * * *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 本章,我们介绍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研究方法以及这门学科存在的意义,也就是宏观经济学的大概轮廓。 *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二节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第三节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意义 第四节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 第五节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及教学安排 *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经济学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数学家、历史学家、国务活动家、哲学家……像艺术家那样冷漠和正直”。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经济学家在分析经济事件或公共政策时,总是记着各种模型。” ——格里高里.曼昆 * 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以单个企业或家庭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供求行为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 * 1.1.1 长期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 增长源泉 劳动人口增长 劳动生产率增长: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 美国1900-2000的经济增长 * 1.1.2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都不可能以一种不变的速度进行 宏观经济学家用商业周期来描述短期经济活动的急剧收缩与扩张 * 1.1.3 失业(Unemployment) 基本概念 有劳动能力并寻求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现象 度量方法 失业人口除以总劳动力人口 * 美国1900-2000的失业率 * 1.1.4 通货膨胀(Inflation) 基本概念 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 产生原因 发行货币过量、投资消费需求过望、工资等成本上升等。 * 美国1900-2000年的通货膨胀 * 1.1.5 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 封闭经济 开放经济 通货膨胀在国与国之间的传导 外贸盈余与赤字对一国就业与财政的影响 * 美国1960-2000年的贸易盈余 * 1.1.6 宏观经济政策(Macro Economic Policy) 财政政策 由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所组成 货币政策 在中央银行的控制下如何决定和调整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增长速度 * 宏观经济政策:中国利率调整(1993-2007) * 央行历次调整利率时间及内容 次数 调整时间 调整内容 公布第二交易日股市表现(沪指)   9 2007年07月20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上证指数开于4091.24点,盘中最高4220.32点,收盘收于4213.36点,涨154.51点或3.81%。 8 2007年05月19日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5月21日 开盘:3902.35低开127.91 报收4072.22 涨幅1.04% 7 2007年03月18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 3月19日,开盘:2864.26 报收3014.442 涨幅2.87% 6 2006年08月19日 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 8月21日,沪指开盘1565.46,收盘上涨0.20% 5 2006年04月28日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到5.85% 沪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