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源村概括.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俞源村概括

俞源村概况 俞源村的区位 地理区位俞源村处于东经 119°27′~ 119°38′,北纬 28°32′ ~ 29°03′之间,坐落在武义县西南部,距县城大约20公里。 交通区位 俞源历史上是松阳、丽水、宣平至武义、金华的必经之地,商贸繁荣。旅游区位 俞源村是中国唯一的“太极星象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民俗文化村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浙江省美丽乡村是金华市四大景点之一俞源是武义县重要的古村落,同郭洞村一样,在武义县旅游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俞源村的历史沿革俞源古时称朱颜村,由朱、颜两姓家族组成。相传南宋时,有一杭州人任松阳儒学教谕,卒后由其子送灵柩回杭,途径朱颜村,停柩夜宿,次日灵柩紫藤缠绕,意为神地,遂置地安葬,子孙留下守墓,逐渐发展繁衍,称为俞源。明景泰三年,俞源属丽水县六都三。民国十九年才称为俞源镇,并沿用至今。明代国师刘伯温与俞源的俞涞是同学,两人感情甚笃。俞源是刘伯温从婺州、杭州回老家处州青田的必经之路。当时,俞源旱涝交替,常发瘟疫,民不聊生。刘伯温好堪舆之学,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设计并指挥改村口直溪为曲溪,以溪流为阴阳鱼界线设立太极图。同时,设计了村庄建筑的星象、八卦布局。俞源村的俞源太极星象村布局奇异,充满神奇。据考证俞源村系明朝开国谋士刘伯温按天体星象“黄道十二宫二十八星宿”排列设计建造,村口设有直径320米,面积120亩的巨型太极图,村庄内主要的二十八幢古建筑是按天空中的星座排布的,村中还有防火、镇邪用的“七星塘”“七星井”,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俞源村的自然地理环境 1、地质地貌 2、水文条件 俞源村群山环绕,为钱江支源的自九龙,肖云,龙宫山流下的溪流在村东汇合,再由村中流过,将整个村庄一分为二而成为两州。 3、气候条件 俞源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9℃,一月平均气温4.7℃,七月平均气温28.8℃。年均降水1477毫米。年均日照1964小时。无霜期228天。时空差异较大,不同地区会发生低温、台风等自然灾害。俞源村的社会人文环境 俞源村的文化气息十分浓厚,在明清两朝出过进士、举人、秀才等共293人,另外还出过画家、书法家、医术家。宋濂、章溢、苏平仲、冯梦龙、凌濛初等名家与俞源有着不解之缘,苏平仲撰写的《俞源皆山楼记》被载入《四库全书》,有关俞源的很多故事被编入《二刻拍案惊奇》和《中国情史》。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大型民间文化活动“擎台阁”流传至今。 巨大的田野太极图、民居按天体星象排列俞源村后的梦山岗高处俯瞰,一条山溪从村庄东南方流入,改为东西方向横穿村子,直至村西山脚,复折向北至村口,呈「S」形流向村外田野,「S」形的溪流与四周环山在村口勾勒出一个巨大的太极图。而「S」形溪流正好是一条阴阳鱼界限,把田野分割成“太极两仪”。溪南“阴鱼”古树参天,鱼眼处现有公路穿过;溪北“阳鱼”稻谷金黄,鱼眼处种着旱地作物。经仪器测量,太极图直径为320米,面积8公顷。据说,太极图置于村北口子上,一则可以档住北方的寒冷空气和“邪气”,二则好似一座“气坝”,防止村庄祥瑞之气外泄。 俞源村的居民布局是按中国古代的天体星象图“天罡引二十八宿,黄道十二宫环绕”来排列的,与1974年在河北宣化辽墓中出土的星象图的排列完全一致。村口的太极图即环绕俞源村的“双鱼宫”,与围绕村子的十一道山岗正好组成“黄道十二宫”。村中的28处古建筑群则按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西方白虎七宿和南方朱雀七宿的方位排列,七口水塘(又名“七星塘”)呈北斗七星状排列,组成“天罡引十八宿”的布局。 古建筑群落 据初步统计,俞源村古代民居395栋,1072间,构成了50多座较为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占地约三万四千平方米。有始建于南宋的圆梦胜地――洞主庙,建于元代的“利涉桥”,明代的古建筑。 宗祠——俞氏宗祠 “处州第一祠” 建于明代隆庆年间公元1567年,是俞涞的四个儿子为其所建,原称孝思庵,后被兵毁,重建后改为宗祠。据说,俞氏家族之所以人才辈出(清两朝俞源出过尚书、抚台、知县、进士、举人260余人),是因为俞氏宗祠恰好坐落于天枢、天璇、天玑和天权四星所组成的七星斗魁之内,而魁星又称为文昌星。文昌星即文运昌盛之意之说还是略知一二的。天上星、地上祠、福佑人,地显天象,天、地、人合一,也许这就是俞源之所以能长盛不衰之奥妙所在。    俞氏宗祠还有个极富诗意的堂号,曰流水堂,此名为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演化而来。俞氏宗祠,分三进二院,共51间,总面积达2400平方米,规模隆重,气势宽宏。不管是正厅、中厅或寝堂及两侧的庑厢、廊房均高低有序,错落有致,犹如天成。站在湿漉漉的天井里,环视宗祠:厅堂轩敞,廊柱挺拔,屋梁稳重,三雕精美绝伦。虽然由鹅卵石组成的图案,已被岁月的青苔所遮盖,而失去了往日的那份精美和巧夺天工

文档评论(0)

zhangh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