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法制指导思想 保存旧制,民族分治,即保障民族特权利益,实行民族压迫。元朝将各民族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 附会汉法,参照唐宋之制,名废而实不废 二、主要立法 1.蒙古游牧社会的立法:札撒和《大札撒》.札撒是蒙古族的习惯法,《大札撒》是成吉思汗时期各种札撒的汇编.主要内容为成吉思汗的训言及蒙古社会的习惯. 2.蒙古建国后,成吉思汗颁布《条画五章》,是蒙古政权第一次汉化的立法 三、立法特点 深受宋编敕影响,立法者不断把历代皇帝所下达的敕令(条格,圣旨,圣教,制诏,诏令)编入法典,使其在法典中占有突出的位置. 元代立法还深受宋代编例的影响,致使断例也在法典中占重要地位.c元代法典以条格和断例为主,破坏法典内在的统一和协调. 导致元法典内容庞杂,结构松散,前后矛盾,为官吏贪赃枉法,出入人罪开了方便之门. 一、民事法律 契约关系:买卖契约、典当契约、借贷契约。 不动产的买卖必须具备先问亲邻、经官给据、印契税契、过割赋税四要件。 “先问亲邻”即不动产的买卖过程中,不动产所有权人的亲戚邻里有先买权。 “经官给据”即在不动产买卖前必须向官府申报,取得官府的同意后方可交易。 “印契税契”即不动产买卖之后,契约必须加盖官印,并交纳交易税和契约税。 “过割赋税”即在买卖不动产以后,卖主必须将土地上附着的赋税义务一并转移到新主身上 婚姻家庭 婚书即书面婚约,是双方当事人同意建立婚姻关系的意思表示,是婚姻成立的要件,分男家婚书和女家回书,分别写明聘财礼物数额,或写清养老或出舍年限,婚主要签字画押,并将两份礼书翻背连接,骑缝大书合同二字,各各交付对方收执,主婚人、保亲人、媒人要签字画押,然后依礼成亲,以达到消弥争讼的目的。 结婚的禁止条件:同姓不得为婚、良贱不得为婚、禁止汉人乱伦婚姻及娶已婚妻妾. 婚姻的解除,法律允许不和睦的双方自由离婚.订婚后男方无故五年不娶者,女方可改嫁.未婚夫犯盗窃罪或被处流刑者,女方可改嫁.对重婚者则强制离异,现任职官如娶娼为妻,不仅解职、离异,而且笞57.同时,元律禁止寡妇带产改嫁,只能带走自己的嫁妆. 媒妁的管理:媒妁由基层官吏、地方长老举荐的信实妇人,要登记在册.其身份是百姓,职业是从事民间婚姻撮合,不得乱收媒钱. 继 承 蒙古人和色目人,按习惯法由幼子继承父业,后因汉法影响实行诸子均分制,但实际份额各不相同. 户绝之家的女儿,均享有继承权或有条件的继承权.如绝户在室女则享有全部继承权,绝户幼女即使随改嫁母到继父家生活,她长大后或结婚时仍可继承由官府监管着的生父的遗产,这是元代继承法的一个特色,已嫁的有部分继承权. 过继嫡侄为子的过继子享有完整的继承权,如过继后其伯叔又生子者,其过继子与生子均分财产 无子的寡妇有权继承亡夫的全部财产,亡夫家族兄弟不得分割;如寡妇改嫁,则丧失继承权,陪嫁财产也不得带走. 二、刑事法律 刑事法律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刑罚原则的变化: 保留蒙古民族传统习惯,刑罚制度具有野蛮性与残酷性.由于“天饶他一下,地饶他一下,我饶他一下”,笞杖刑以七为基数,即“十一等刑制”.五刑之外,常用酷法,如黥刑、劓刑、醢刑、剥皮刑等. 对不同民族实行同罪异罚.蒙古族人享有特权,主要有如下表现:a除了犯死罪,一般情况下,犯罪后不受拘捕.b刑罚适用上不平等.汉人与蒙古人分别由不同的司法机关管辖.杀人重罪,汉人必须处死且给付苦主烧埋银(即丧葬费),而蒙古人则只须以出征及给付苦主烧埋银即可了事.c确认蓄养奴婢合法和主奴、良贱之间不平等. 崇信佛僧,确认僧侣的特权,僧侣犯罪不受普通法律制裁,而只能交由专门的机关来处理. 礼教方面的犯罪处罚大大减轻,元代规定只要父母允许,子孙可以分居析产,这儒家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一、司法机构 元朝司法制度最大的特色就是在司法机构、司法制度上的民族不平等、民族歧视 宗正府(大宗正府)是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关,类似前代的大理寺 刑部是隶属行中书省,兼有司法行政和司法审判的职能,“掌天下刑名,法律之政令”,及冤案、疑案的复审、死刑复核、录囚等职,其审判权往往被大宗正府所剥夺. 御史台为中央司法监督与审判机关,负有纠举百官违法犯罪、监督京师与地方刑狱、平反冤狱等职能. 宣政院是专门处理各地僧侣的狱讼案件,地方长官不能私自处理僧侣的重大案件,必须报请宣政院审断.一般案件,可由宣政院派往各地的僧录司来审理. 地方有行省、路、州、府、县各级衙门. 二、诉讼制度及特点 诉讼制度在法典上独立成篇。其诉讼制度有两点变化: a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程序法与实体法已出现了初步分离的趋势,如对民事诉讼当事人一般不许拘押,推官专管刑狱,正官专理词讼。 b规定了一套严格的诉讼制度:书状必须严格格式,即告诉人姓名、正文、呈送的司法机关、诉讼请求、署明年月日和告状人的姓名。为保证书状的规范,在全国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