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ongqing university 2.1 经济效益概述 2.2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2.3 经济效益的比较原理 工 程 经 济 学 第二章 经济效益评价及比较原理 2.1 经济效益概述 2.1.1 经济效益的概念 2.1.2 经济效益的一般表达式 第二章 经济效益评价及比较原理 2.1.1 经济效益的概念 经济效益概述 在物质生产中,既创造了物质财富,同时也支付了社会劳动,在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有效成果和全部的劳动耗费(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和占用)的比较,构成了经济效益的概念。 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概述 从几个方面理解经济效益的概念? 有效成果 劳动耗费 资源与生态环境 有效成果 经济效益概述 与有效成果相伴而生的往往还有无效成果或负效果 表示形式→使用价值或价值 取得方式→直接或间接 表现形式→有形成果或无形成果 计量方式→定性、定量或二者结合 劳动耗费 经济效益概述 活劳动的消耗和占用 物化劳动的消耗和占用 劳动耗费 物化劳动的消耗 物化劳动的占用 活劳动的消耗 活劳动的占用 劳动耗费可用货币指标计量,表现为费用 资源与生态环境 经济效益概述 资源与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基础 我国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非常严峻 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资源与生态环境 资源与生态环境应纳入到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效益概述 2.1.2 经济效益的一般表达式 经济效益的一般表示方法有三种 差额表示法 E = B - C 比值表示法 E = B / C 差额-比值表示法 E = (B – C) / C B 为有效成果 C 为劳动耗费 E 为经济效益 第二章 经济效益评价及比较原理 2.2.1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2.2.2 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原则 2.2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2.2.1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可分为四个方面内容 劳动成果类指标 劳动耗费类指标 经济效益类指标 社会效益类指标 劳动成果类指标 数量指标 品种指标 质量指标 劳动耗费的节约指标 时间指标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劳动耗费类指标 物化劳动消耗指标 物化劳动占用指标 活劳动消耗指标 活劳动占用指标 劳动消耗的综合指标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效益类指标 反映有效成果与劳动消耗对比的指标 反映有效成果与劳动占用对比的指标 反映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某些技术方案可有效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防治环境污染;有的可促进科学发展﹑有利于提高科技水平;有的可改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提高文明程度;有的可解决就业问题,或有利于解决老﹑少﹑边﹑贫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这类具有特殊意义的有效成果虽然在经济效益的表达式中并未体现,但在方案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将这些特殊的效果因素通称为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类指标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2.2.2 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原则 技术﹑经济﹑政策相结合原则 局部与整体经济效益相结合原则 近期经济效益和长远经济效益相结合原则 定量经济效益与定性经济效益相结合原则 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相结合原则 技术方案经济效益评价一般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二章 经济效益评价及比较原理 2.3 经济效益的比较原理 2.3.1 可比性原理 2.3.2 差异比较原理 2.3.3 系统分析原理 2.3.4 机会比较原理 经济效益的比较原理 可比性原理及其四个可比原则 可比性原理是工程经济分析的重要原理之一 对技术方案进行比较时,要分析各技术方案之间具备的可比条件,把握可比与不可比因素的内在联系,了解不可比向可比转化的规律,从而保证技术方案经济效益比较的科学性和工程经济评价结论的正确性。 可比性原理包括四个可比原则:即满足需要的可比性、消耗费用的可比性、价格的可比性和时间的可比性 2.3.1 可比性原理 可比性原理之满足需要可比原则 满足需要可比,是指相互比较的各个技术方案必须满足同样的实际需要,因而各个备选方案可以相互替代,这是所有的可能采用的方案参与比较的首要条件 为了实现同一经济目标,所有的技术方案都是以一定数量的产量、品种和一定的质量(功能)满足需要。所以,满足需要的可比性就表现在产品产量(或工作量)可比、品种可比和质量(功能)可比等几个方面 经济效益的比较原理 产量可比 相互对比的技术方案在品种、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如果产品产量相等或基本相等,则方案间具备可比性,可直接比较 对比方案产量差别不大,可采用单位产品投资额、单位产品经营成本或单位产品净收益等修正指标,进行比较、评价 当产品产量显著不同时,须进行一定的换算方可比较 在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外阅读推荐《小狗钱钱》剖析.ppt
- 课文骑牛比赛剖析.ppt
- 九月放飞梦想开学剖析.ppt
- 九月调考政治解析剖析.ppt
- 课战后资本主义剖析.ppt
- 九种体质八种产品最终版剖析.ppt
- 经济基础第二章剖析.ppt
-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剖析.ppt
- 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剖析.ppt
- 经济基础知识剖析.ppt
- 内分泌因素调控子痫前期发病的研究进展.pdf
- 临床分子病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pdf
- CO2点阵激光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pdf
- 军事飞行人员脑小血管病诊治及飞行适应性评价专家共识.pdf
- 单分子实时测序在地中海贫血精准防控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版).pdf
- 湖南省益阳市、湘潭市2023-2024学年高三(最后冲刺)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黑龙江省哈尔滨三十二中2025届高三历史试题周练试卷含解析.doc
- 2024-2025学年云南省玉溪市新平一中高三下学期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日语听力三》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武汉商学院《社会工作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