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系统自然观解说.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系统自然观 第一节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 系统自然观的产生 一、系统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一)现代自然科学革命 (二)系统科学的诞生 (一)现代自然科学革命 19世纪下半叶,牛顿力学在各个自然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机械自然观总体上仍然处于主导地位。“经典物理学大厦已经竣工完成”。 ? 1、物理学新发现 1895年,伦琴(1845-1923)研究阴极射线时意外发现X射线;获得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是第一个获奖人。通过X射线促进了或激励了一连串发现。 1896年,贝克勒耳(1852-1908)意外发现放射线; 1897年,汤姆逊证实了电子的存在; 居里夫妇发现放射线元素(钍、钋和镭);证实元素的嬗变;促使元素嬗变理论建立(卢瑟福,1902年); 动摇了几千年原子和元素观念——认为原子不可分、是物质组成最小单元;认为元素不变。 2、物理学革命 当时物理学家中的泰斗——开耳文勋爵在新年贺词中把物理学的19世纪发展和20世纪的前景比喻为“物理学一片晴朗天空,只有两朵小小乌云”,它们是黑体辐射问题和以太问题,当时没有得到解决。 ? 1)实验或实践进展 黑体问题研究中,出现了紫外灾难(黑体:光的辐射和吸收); 以太问题的检验,迈克耳孙-莫雷实验(以太存在?光速问题) 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 麦克尔逊—莫雷实验示意1887年 2)相对论的提出: 爱因斯坦(1879-1955)1905年狭义相对论;关于时间和空间关系、质量和能量关系;运动和物质关系;对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的革命。但是现在看仍然都是决定论框架下的理论。 1915年广义相对论;物质与空间、时间关系;双生子佯谬。 3)量子论和量子力学建立 1900年,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说;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和理论; 20世纪初,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太阳系模型; 1912-13年,玻尔建立(经典)量子论原子模型; 1923年,德布洛意提出物质波假说; 1925-26年,薛定谔提出波动力学;海森堡提出量子力学的另一形式——矩阵力学。1927年证明两者等价。 新旧图景的关系:量子论中旧图景的痕迹。 波粒二象性(法,德布洛意),测不准关系(1927年,海森堡;互补关系,1929年,玻尔),量子力学解释; 爱因斯坦与玻尔(哥本哈根学派)长达30年的哲学争论:决定论与统计解释的争论。今天普里戈金也倾向统计解释。 4)生命科学 50年代,发现和建立DNA双螺旋结构(华森和克里克); 60年代,遗传密码破译,人工合成蛋白质; 70年代,生命起源新理论,人工合成核酸; 80年代,生物工程; 90年代,克隆,人体基因工程; 伦理学问题,法律问题,道德问题; 牛顿时空与相对论时空 (二)系统科学的诞生 20世纪中叶以来: 探索复杂性 早期出现了一般的系统科学: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40年代); 40年代系统工程,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60-70年代,耗散结构理论、超循环理论、协同论 80年代,混沌理论,分形理论,孤子理论。 非线性科学的统一特性:非线性、自组织性、整体特性的涌现性。从不同角度研究和探索了复杂性世界的种种属性。 当代非线性和复杂性科学前沿以及哲学问题 整体和部分;结构和功能;线性和非线性,有序和无序;非线性世界与线性简化,非线性方法论 复杂性问题 可逆与不可逆。 无序与有序。 进化和退化。 自组织与混沌理论。 复杂性与随机性。 非线性与线性。 运用系统复杂思想解题案例:都江堰 战国(B.C.250)李冰等 系统科学、非线性科学——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 ? 复杂性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 混沌的创始人们 创始人: 有一群科学家,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气象学家洛仑兹(E.N.Lorenz)、数学家约克和李天岩、May,KAM(柯尔莫哥洛夫 - 阿诺德 - 莫什尔)等。 混沌的含义 混沌(chaos) 三种意义 宇宙初始状态:气似质具而未相离,谓之混沌——《易纬.乾凿度》 平衡混沌,即紊乱、无序、混乱。 非平衡混沌,至今无确切的公认严格定义,但是其特性知道有:确定性的非周期性;类随机性(产生于确定性系统内部);初值极端敏感性;长期行为的不可预测性; 现代科学揭示的混沌之意义 演化的不确定性: 北京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一个月后可能引起香港的一场风暴 演化对于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 ) 分形理论及其意义 创始人:曼德布罗特(B.B.Mandelbrort, 1924-) 基本概念: 分形(fractal):以描述极不规则\不光滑的物体形体 分形是描述无标度性对象的概念 具有分形物体的特征是分数维数 云彩不是球,山峦不是锥,海岸线不是圆,树皮不光滑,闪电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