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实践 第二讲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实践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 三、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四、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回顾与思索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1)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产生的思想条件 (2)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产生的社会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的意义 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揭露 2.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阶段 (1)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形成阶段 (早期“乌托邦”阶段) (2)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平均共产主义”阶段) 摩莱里的主要思想 马布利 (3)空想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 (批判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的“实业制度” 傅立叶的和谐社会 欧文的“劳动公社” 3.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功绩 4.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局限性 (1)空想社会主义者始终不能科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科学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他们的历史观总体上是唯心主义的。他们中多数人否认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看不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宣扬天才论和个人英雄史观,将理想社会的实现寄托在少数人的身上。 (2)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始终没有找到实现未来理想社会制度的正确道路。除个别空想社会主义者之外,大多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緢绘和实践他们的理想社会,最终使这种学说只能是不能实现的空想。 二、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历史条件 1.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社会经济条件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发生的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从手工工场到大机器生产的转化,极大提高了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但也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日益激化,经济危机经常发生。 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每十年都发生一次,1836和1847年的经济危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许多工厂倒闭,产品滞销,工人失业,生活没有着落。同时,工业革命在造就资本家的同时,也造就的一个人数远远超过它的无产阶级。这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 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社会阶级基础 里昂工人起义 1831和1834年法国里昂先后发生工人起义,1831年有2000多名工人参加,要求提高工资,因军警镇压,爆发冲突。1834年工人再次举行总罢工,并发展为更大冲突,这次工人提出争取民主共和国的要求,从而标志工人阶级开始成为一支政治力量,开始与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 英国宪章运动 1836-1848年的英国宪章运动,这次运动的起因是1832年英国的议会改革,但改革只满足了资产阶级的要求。积极参与的工人则没有得到选举权,1836年工人在伦敦成立了工人协会,提出普选权、取消财产资格限制等要求。列宁称之为“第一次--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等,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3.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 (1)英国古典经济学 (2)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黑格尔是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的集大成者,他所创立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揭示了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世界,但他的哲学观点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费尔巴哈在唯心主义长期统治德国后,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他的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 三、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1.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转变 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4.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5.科学对待科学社会主义 1.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转变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马恩简介 马克思(1818-1883)出生于德国一个律师之家,1835-1841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其间,接受了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学说,并参加了反封建主义活动。之后,在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下,转向唯物主义,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主义哲学。 恩格斯 (1820-1895 ) 出生在德国一个纺织厂主之家,1841-1842年柏林服役期间,到柏林大学听哲学课,接受了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之后转向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一起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史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块基石。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二块基石。 唯物史观的创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性,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世界观基础。剩余价值学说则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性,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经济学依据。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8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课件:中石油四起典型事故案例分析.ppt VIP
-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pdf VIP
- (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介绍.docx VIP
- 2025年上海市秋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一、文言文二知识点汇总.docx VIP
-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第3版)邵娟琴课后习题答案.pdf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 VIP
- 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国传统玉文化与美玉鉴赏》章节测试答案满分版.doc VIP
- 2025年泸州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中国医大一院内科王永权.ppt VIP
- 2024年11月2日全国事业单位联考B类《综合应用能力》题及参考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