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回顾: 心理现象与心理实质 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加拿大心理学家赫布(D.O.Hebb)、贝克斯顿(W.H.Bexton)等人进行。 感觉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分类 依据引起感觉的来源不同,可将感觉分为两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常见的感觉现象——适应现象 万绿丛中一点红 (5)感觉后像 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的现象叫做感觉后像 1、知觉的概念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 知觉的种类 1. 空间知觉—— 3 知觉的特性 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人们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而把周围的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这种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整体性 (4) 知觉的理解性 错觉(illusion) 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孔子东游,见两儿斗辩,问其故。一儿曰:“日出时大如车盖,及日中则为盘盂。此不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苍苍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谓多知乎?” 横竖错觉 横竖错觉 横竖错觉 横竖错觉 横竖错觉 横竖错觉 横竖错觉 横竖错觉 三、记忆 1、概念 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记忆的种类 根据记忆的内容 (1)形象记忆 以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再现的具体形象为记忆的内容。 (2)运动记忆 以操作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3)情景记忆 对个体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活动的记忆 (4)语义记忆 以概念、文字及数字符号为内容的记忆 (5)情绪记忆 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 (1)瞬时记忆 又称指刺激物停止作用以后,它的映象仍然一瞬间就消失的记忆,其信息保持的时间约为0.25-2秒之间。 (2)短时记忆 指一次经验之后,能保持一分钟以内的记忆。 记忆内容:7±2组块 137952485393 (3)长时记忆 指从1分钟至许多年,甚至保持终身的记忆。 按意识的参与程度分类: 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影响的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的记忆。 按信息的对象: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例如:讲故事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是指个体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例如:开车。 记忆的过程 (1)识记 对学习材料进行编码并存储在记忆系统 根据有无明确的目的分为: 无意识记:没有目的,不需要努力 有意识记:需要通过努力而形成的识记 根据是否理解识记的内容分为: 机械识记:依靠机械地重复而进行的记忆 意义识记: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2)保持 把知识经验保存在头脑中的过程。 (3)再认和回忆 再认指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确认。 回忆指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在头脑中重现叫做回忆。 (4)遗忘 对识记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或回忆保持或提取时失败。 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我们不可能全部记住,遗忘也是对我们大脑的保护,避免其被大量无用信息占用。我们尽力去记住对我们有意义的事物,但由于时间以及其他信息的干扰,遗忘还是不可避免。 遗忘的原因 衰退论: 用进废退 干扰论:“第一印象”“最后印象” 压抑论:“防御机制” 遗忘的影响因素: 1、时间 2、识记材料的性质: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遗忘较慢;熟练的动作、运动的或形象的材料保持的时间比较长 3、识记材料的数量:一次识记材料数量越大,识记后遗忘的也越多。 4、识记程度:学习程度达到刚刚背诵时效果最差,过度学习了的材料保持最好。 5、材料的系列顺序:一般是材料的首尾容易保持,中间部分容易遗忘。 6、识记者的因素: 对人们意义不大的,不引起人们兴趣的,不符合人们需要的事物容易遗忘。 记忆的品质 记忆的敏捷性:快慢 记忆的持久性:保持时间长短 记忆的准确性:回忆与记忆内容的吻合程度 记忆的准备性:快速提取 四、思维 概念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规律性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2.分类 根据思维方式分类 (1)动作思维 以实际动作或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