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 冷热疗法.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擦拭背腰部:协助患者侧卧,露出臀部,将背部分三部分进行拍并更换上衣。 擦拭下肢:脱去裤子,擦拭两下肢、穿裤。 髋部→大腿外侧→足背 腹股沟→大腿内侧→内踝 腰部→大腿后侧→腘窝→足跟。 擦至腹股沟、腘窝处、腋窝、掌心等大血管流经处稍用力擦拭,并延长擦拭时间,以促进散热。 结束整理:擦拭完毕,撤掉热水袋,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病人床单位,清理用物。 操作中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 擦拭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人情况,如出现寒战、面色苍白、脉搏及呼吸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擦浴,并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给予及时处理。 温水擦浴的水温要求在32~34℃,避免过冷刺激大脑皮质更加兴奋,进一步促使横纹肌收缩,致使体温继续上升。尤其对新生儿、婴幼儿的降温更适宜。 擦拭时,应以拍拭方式进行,在腋窝、腹股沟、腘窝等血管丰富处,应适当延长时间,以利于增加散热。 禁忌擦拭后项、胸前区、腹部和足底等处,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擦拭后30min测体温并记录,如体温降至39℃以下,即可取下头部冰袋。 新生儿及血液病高热病人禁用乙醇擦浴。 注意事项 1.保暖 2.缓解疼痛 3.浅表炎症消散和局限 4.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5.促进伤口愈合 6.增进舒适 二、热疗法的作用 冷疗法的作用 1.浅表炎症消散和局限——如踝关节扭伤48h后 2.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3.缓解疼痛——如痛经、术后尿潴留等 4.保暖——适用于年老体弱、早产儿、末梢循环不良、危重病人。 ◆(一)、热疗法的作用 四、热疗技术 (二) 热疗法的禁忌症 1.急性腹痛未明确诊断 2.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 3.软组织损伤、扭伤早期 (24~48h内) 4.各种脏器出血 5.其他 1.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2.急性炎症:如牙龈炎、中耳炎; 3.皮肤湿疹; 4.孕妇; 5.金属移植部位; 6.恶性肿瘤; 7.麻痹、感觉异常者慎用 (三)热疗技术 干热 湿热 热水袋、烤灯、化学加热袋 热湿敷、热水坐浴、温水浸泡等 干 热 法 干热是皮肤接触热的固体 治疗的温度一般在60~70℃, 如常用的热水袋、电烤灯、红外线等; 湿 热 法 湿热是皮肤直接接触热的液体, 因为水比空气导热性能强、渗透力大,所以湿热的温度要低于干热的温度 一般为50℃~60°C左右。 常用的有湿热敷、热浸泡、热坐浴、水疗等。 热水袋的应用 1. 目的:用于保暖、解痉、镇痛 2. 用物准备 : 3. 操作步骤:(见下图) 4. 注意事项: 加强巡视,定时检查局部皮肤; 治疗时间不超过30min,如为保暖,可持续使用,严格执行交接班; 灌水1/2-2/3满 一般患者:60-70℃ 特殊患者:50℃ 烤灯的使用 红外线灯 选灯 四肢:250W 大部位:500-1000W 灯距 30-50cm 时间 20-30min 注意 防烫伤; 保护眼睛; 防感冒; 保持舒适 鹅颈灯 目的:消炎、消肿、解痉、止痛; 促进创面干燥、结痂和肉芽组织生长。 热湿敷法 热湿敷法 操作要点 用物准备 注意事项 水温 50℃~60℃ 同冷湿敷法 1.注意水温 2.随时观察 3.面部热敷者,嘱病人热敷后30min方可外出。 4.有伤口者无菌操作。 热水坐浴 1.目的:止痛、消肿、消炎,用于外阴、肛门、外生殖器病患及盆腔充血、水肿等 2.用物准备 : 3.操作步骤: 核对解释→协助坐浴→观察记录→整理归位 4.注意事项: ⑴坐浴部位有伤口 ⑵不宜坐浴的患者—月经期、妊娠后期、产后2周内 盆腔急性炎症均不宜坐浴 ⑶注意病人的安全 水温:40-45℃ 时间:15-20min 课堂练习 1 1(1).当时应采取的处理方法是(  ) A.局部热敷  B.局部冷敷  C.局部冷、热敷交替         D.热水足浴  E.按摩推拿 B  1(2).护士指导患者48h后处理方法是(  ) A.可局部热敷20min B.可局部冷敷20min      C.增加局部活动量  D.每天先热敷10mim再冷敷10min        E.每天先冷敷10min再热敷10min A 2 2.应当采取的处理方法是(  ) A.热水袋   B.湿热敷  C.烤灯         D.热水坐浴  E.冷湿敷 D 课后作业: 患者刘某,40岁,女性,神志不清,面色潮红而灼热,T41℃,P120次/min,R24次/min,诊断为中暑,需立即行乙醇擦浴降温。请问: (1)操作前应怎样进行护理评估? (2)乙醇溶液的浓度与用量是多少? (3)擦浴中

文档评论(0)

四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