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之教学查房 一、概 述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 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 糖、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异常 临床表现为多食、多饮、多尿、消瘦,久病可致多系统损害 二、流行病学 据WHO估计,全球超过2.3亿糖尿病患者,预测到2025年上升到3亿 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4千万,居世界第2位(第一位是印度,第三位是美国) 糖尿病已成为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重,威胁人类健康 三、糖尿病分型 1型糖尿病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 2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 妊娠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如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 四、病因和发病机制 1型糖尿病 1、第一期―遗传学易感性 (HLA) 2、第二期―启动自身免疫反应(病毒感染后启动) 3、第三期―免疫学异常(胰岛及胰岛素自身抗体的产生) 4、第四期―进行性胰岛β细胞功能丧失 5、第五期―临床糖尿病 6、第六期- 临床表现明显 四、病因和发病机制 2型糖尿病 遗传易感性:多基因疾病 环境因素 四、病因和发病机制 高胰岛素血症和(或)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对一定量胰岛素生物学反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的一种现象 四、病因和发病机制 糖耐量减低(IGT):是葡萄糖不耐受的一种类型 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指一类非糖尿病性空腹高血糖,高于正常,低于诊断值 IGT和IFG:代表正常葡萄糖稳态与DM高血糖的中间代谢状态 临床糖尿病 六、临床表现 (一)代谢紊乱症候群 三多一少 六、临床表现 皮肤瘙痒:由于高血糖和末梢神经病变导致女性外阴搔痒 其他:四肢酸痛、麻木、腰痛、阳痿等 六、临床表现 (二)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 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 注射部位应经常更换,以防局部组织硬化影响吸收,局部消毒应严密以防感染 两种胰岛素合用时应先抽正规胰岛素,后抽长效制剂,以免影响正规胰岛素的速效特性 注意低血糖的发生并告知防治方法,一旦出现应立即口服糖类食物或静注500g/L葡萄糖液 胰岛素治疗过程中每天3次饭前和夜间各收集小便1次,检查尿糖 胰岛素泵皮下连续输注法(CSII) 按人体基础胰岛素生理需求模式设置基础率 模拟胰腺脉冲式分泌方式输注胰岛素 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 胰岛素泵操作方式简便,警示醒目,倍受关爱 胰岛素泵 胰岛素泵通过一条与人体相连的塑料软管向体内持续输注胰岛素的装置。胰岛素泵能模拟人体胰腺分泌胰岛素,可在24 h内持续控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正常范围。是当今治疗糖尿病的最好方式。俗称人工胰腺 九、治疗要点 胰腺和胰岛移植 合并妊娠的治疗 九、治疗要点 酮症酸中毒 1.补液: 在2h内输入1000~2000ml,以便迅速补充血容量,改善周围循环和肾功 从第3~6h约输1000~2000ml 第一个24h输液总量约4000~5000ml,严重失水者可达6000~8000ml 治疗前已有低血压或休克,快速输液不能有效升高血压,应输入胶体溶液 九、治疗要点 2.胰岛素: 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方案,将速效胰岛素加入生理盐水中持续静滴 3.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4.防治诱因和处理并发症 高渗昏迷:治疗与酮症酸中毒相似 糖尿病足的治疗 主要护理诊断 1. 营养失调: 2.有感染的危险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4.潜在并发症: (1)酮症酸中毒 (2)低血糖 (3)糖尿病足 护理措施 控制饮食:是一项基础治疗措施 甜食不吃 水果少吃 主食限量 少吃多餐 远荤近素 戒酒忌咸 护理措施 休息与运动 规律运动的益处 促进血液循环 缓解轻中度高血压 减轻体重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 改善血糖 降低 LDL-C和甘油三酯, 升高 HDL-C 减少血小板凝集因子,减少血栓形成 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性 增加肌肉的力量与灵活性 使身材匀称,自我感觉健康 护理措施 注意事项: ①运动前评估糖尿病的控制情况,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运动方式、时间及所采用的运动量。如血糖13.3mmol/L或尿酮阳性者不宜作上述活动 ②运动应尽量避免恶劣天气,天气炎热应保证水的摄入,寒冷天气注意保暖。随身携带糖果,当出现饥饿感、心慌、出冷汗、头晕及四肢无力等低血糖症状时食用。身体状况不良时应暂停运动 护理措施 ③2型糖尿病有心、脑血管疾患或严重微血管病变者按具体情况妥善安排,收缩压24k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