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医药文化与养生 中医科 董学洲 2012.7.12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 长期以来,中医药和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这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都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2008年7月——《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 仁:仁者爱人、生命至上 和:崇尚和谐 精:医道精微 诚: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 祖国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其地位、作用及科学性 不容置疑。 中医药文化 简史 古代和夏商时代的医疗——巫卜祝由 中医药文化 简史 周秦时代-医巫并存-中医学建立 扁鹊,秦越人,是战国时代名医,他第一个主张医应该脱离巫祝独立,他是针灸治病的创导人,也是历史上提倡脉学第一人。 中医药文化 简史 汉代一中医学全盛时期-完成三大医典——《内经》、《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内经》不但是中国第一部理论医籍,也是中国第一部临床实践医籍,它的实践就是针灸。内经在针灸方面的经验,极其丰富,今天的针灸学还是遵守它的规范。 《神农本草经》是中医学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伤寒杂病论》这是中国第一部药治经典著作,辨症识病,随证用药的方法,是从伤寒论、金匮开始。汉末,外科也有相当成就,三国时代华陀是中国第一位外科专家,他发明麻沸散。华陀不但精于外科,还提倡体疗和健身运动,他的五禽戏是中国最早的体育疗法和健身运动。 中医药文化 简史 两晋六朝的继承 隋巢元方撰《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第一部症候分类学。中医的分科和各科的症候分类,这部书有比较详细的系统,足供参考。 中医药文化 简史 唐代的中兴——经验医学的发展 方书首推孙思邈《千金方》,是中国第一部临床各科诊疗大全,搜罗宏富。 宋代-流传医籍-中兴针灸 中医药文化 简史 金元理学一提倡时方 金元四大家,第一位刘完素创用凉药,所谓降心火,益肾水。第二位张子和著《儒门事亲》,专重攻下。第三位李东垣,他的一家言是补中益气。第四位朱丹溪,主张滋阴降火。 明代-总结经验、新的探索 明代医家李时珍是对中医药最有贡献的一位,著《本草纲目》,总结明以前本草家的经验。这部书不但是中国药物学巨著,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中药著作。 中医药文化 简史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在总结前人问诊要点的基础上写成《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其实,“十问歌”对每一个医生,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中医药文化 简史 清代医学 中国医学在清代发生一大变化,便是西医学的输入。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文化侵略,欧美医学输入中国。和中国原有医学,不相容纳,出现中西门户之争。张锡纯为近代提倡中西医汇通的著名医家。他的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至今影响深远。 “天人合一”与中医养生文化 “天人合一”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核心思想。《中华思想大辞典》说:“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中医学是专门探讨人类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禀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基因。“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医养生文化赖以生成的理论基础, 中医养生四个要诀 (一)顺四时 所谓顺四时,就是要顺应春夏秋冬这 一自然规律。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构成了自然界一切事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 中医养生四个要诀 (二)节饮食 中医养生四个要诀 (三)调情志 人是社会的人,他具有完备的喜、怒、忧、思、悲、恐、惊。调情志就是要是人的心境达到一个祥和平静的状态。 中医养生四个要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则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人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中医养生四个要诀 (四)慎医药 谢 谢! “备”则“倍” 有准备、有规划的人生更精彩!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全环保竞知识赛题库.docx
- 毕业论文+++员工离职倾向问题研析——以餐饮业为例.doc
- 毕业设计中期答辩卫星导航差分捕获技术研析.ppt
- 病案科的组织和规范化管理.ppt
- 草甘膦剂型研发及应用技术研析进展.ppt
- 测量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ppt
- 常规测井培训3__孔隙度曲线.ppt
- 常见临床危象的急救和护理.ppt
- 陈仲强__谋长远,重建设,抓内涵,推动临床学科不断进步.ppt
-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影响.doc
- 浅析临安市市区街道规划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样式.doc
- 如何使静安南京路成为国际购物标志性地区之一.doc
- 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析到扩展个案研析.doc
- 如何做好医院科室建设和管理1.ppt
- 山东干部学习网试卷答案之6《中国社会转型和政府社会管理建设》.doc
-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一中2011__2012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
-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2013__2014学年高中语文专题3《落日》学案苏教版必修2.doc
- 山西省综合实践研析性学习五年级下册修改版教学设计.doc
- 生命质量研析(12__09__18).ppt
- 实验绘画中幼儿线条画教学生活情境化的行动研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