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杨锦蓉 yjr232@ 2011.6.22 主要介绍内容 ?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模式 ?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原则 ?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依据 ?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主要内容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的方法及程序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格式 《职业病防治法》第二章第15条规定: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之日起30日内,作出审核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者预评价报告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的,有关单位不得批准该建设项目。 《职业病防治法》第二章第17条规定: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卫生服务机构所作评价应当客观、真实。 分类管理 国家对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 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分为职业病危害轻微、职业病危害一般和职业病危害严重三类。 对职业病危害轻微的建设项目的管理 职业病危害轻微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对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的管理 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应当进行审核、竣工验收 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管理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除进行前项规定的卫生审核和竣工验收外,还应当进行设计阶段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卫生审查。 分类管理 资质分类 卫生部负责备案、审核、审查、验收的建设项目: 1.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授权的有关部审批、核准或备案,总投资在200亿人民币以上的建设项目; 2.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 3.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 其他建设项目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 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因素包括下列内容: (一)《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化学因素; (二)石棉纤维粉尘、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 (三)放射性因素:核设施、辐照加工设备、加速器、放射治疗装置、工业探伤机、油田测井装置、甲级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场所和放射性物质贮存库等装置或场所; (四)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应列入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范围的。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044-85) 对56种常见毒物的分级 极度危害(I级): 13种 高度危害(II级): 26种 中度危害(III级):12种 轻度危害( IV 级):5种 极度危害(I级):13种 汞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无机化合物、氯乙烯、铬酸盐-重铬酸盐、黄磷、铍及其化合物、对硫磷、羰基镍、八氟异丁烯、氯甲醚、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氰化物。 高度危害(II级):26种 三硝基甲苯、铅及其化合物、二硫化碳、氯、丙烯腈、四氯化碳、硫化氢、甲醛、苯胺、氟化氢、五氯酚及其钠盐、镉及其化合物、敌百虫、氯丙烯、钡及其化合物、溴甲烷、硫酸二甲酯、金属镍、甲苯二异氰酸酯、环氧氯丙烷、砷化氢、敌敌畏、光气、氯丁二烯、一氧化碳、硝基苯。 高毒物品目录 (2003年版) 高毒物品54种 N-甲基苯胺、N-异丙基苯胺、氨 、苯 、苯胺 、丙烯酰胺、丙烯腈、对硝基苯胺、对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二苯胺、二甲基苯胺、二硫化碳、二氯代乙炔、二硝基苯(全部异构体 、二硝基(甲)苯、二氧化(一)氮、甲苯-2,4-二异氰酸酯 、氟化氢、氟及其化合物(不含氟化氢)、镉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汞 、碳酰氯、黄磷、甲(基)肼 、甲醛? 、焦炉逸散物、肼;联氨 、可溶性镍化物、磷化氢;膦、硫化氢 、硫酸二甲酯、氯化汞 、氯化萘? 、氯甲基醚 、氯 、氯乙烯 、锰化合物(锰尘、锰烟)、镍与难溶性镍化物、铍及其化合物 、偏二甲基肼、铅:尘 / 烟、氰化氢 、氰化物、三硝基甲苯 、砷化(三)氢;胂 、砷及其无机化合物 、石棉总尘/纤维、铊及其可溶化合物、羰基镍 、锑及其化合物、五氧化二钒烟尘 、硝基苯 、一氧化碳(非高原)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危险性 接触方式:连续、偶然、途径 接触时间:接触毒物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 接触人数:人数越多,危险性越大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说明) 凡车间空气中毒物浓度经常达到接触限值,而其患病率或症状发生率低于本分级标准中相应的值,可降低一级。 接触多种毒物时,以产生危害程度最大的毒物的级别为准。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基本概念 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新建、扩建、改建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