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西北工业大学预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学院中的“教”与“学” 商学院常用的教授方式 教育方法: 结构式的课堂教育 角色扮演 案例分析 模拟商业游戏 小组项目 个人论文 规划的、意图的、突发的和实现了的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的整体架构: 中国企业战略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老板战略现象 流浪汉现象 追星族现象 见异思迁现象 航母情结 事后诸葛亮现象 对企业战略认识的六大误区 部分产业投资资本回报率 (ROIC) 1997–2003 战略管理的几个理论框架 定位观 战略定位观:产业结构,SWOT,战略选择 战略竞争观:竞争优势定位(成本领先;差异化;聚焦化) 资源观 战略资源:内部能力;持续竞争优势;动态能力 战略创业观:战略创业、战略变革 定位观、竞争观与资源观 定位观、竞争观:强调结构(产业)和位势(企业竞争地位);强调机会威胁和强弱势之下的权变策略;强调成本、规模(网络)、速度 资源观:强调组织异质性资源和独特能力;强调产业挖掘和价值链活动的独特性;强调VRIO(独特的组织能力) 资源观的哲学与艺术 中国企业资源能力在市场竞争中的意义 中国目前竞争优势不足和易于丧失的根源 劳动力密集型 OEM与路径依赖 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的根本在于积累和发展资源能力 发展资源能力的困境 生存与发展的矛盾:大多企业处于生存的边缘:有限的资源(资金人力)投入生存还是为未来发展(如研发) 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的平衡:如是否进入暴利行业? 行业进入壁垒普遍很低,面对恶性竞争环境下如何发展核心能力:是价格战还是发展持续竞争优势? 结合中国市场环境的资源战略:一个框架 产业资源能力战略(SCP与资源观) 结构性成本优势(竞争优势与资源观) 资源累积性优势与长期专注战略(定位与资源观) 创造独特性建立阶段性难以模仿性优势(VRIO框架) 资源能力与多元化国际化(国际化与资源观) 管理是门遗憾的艺术 没有定式,没有正确与错误,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且因人而异; 不能试; 艺术作品的好坏对社会的影响很大。 愿景--在路上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一个是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句: “树林美丽,幽暗而深邃, 但我有诺言,尚待实现。 还要奔行百里方可沉睡。” 英特尔公司愿景 英特尔公司为计算机行业提供芯片、主板、系统和软件。英特尔的产品总是被看作“建筑街区”,被用来为个人电脑用户建立高级的计算机系统,英特尔的业务使命就是要成为全球计算机行业最重要的供应商。 XX公司的愿景陈述 目标体系 公司的管理者作出承诺,在具体的时间框架下达到具体的业绩目标。 目标由四部分构成: 目的  衡量实现目的的指标  企业应该实现的指标  实现目标的时间表 目标举例 通用电气公司:在公司进入的每一项业务上,占有第一或第二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公司。在1998年之前,达到存货周转率10倍、营业利润率16%的目标。 3M公司:每股收益平均年增长率10%或10%以上,股东权益回报率20%-25%,营运资金回报率27%或27%以上,至少有30%的销售额来自于最近四年推出的产品。 战 略 分 析 产业分析:产业的定义 产业 产业指的是提供相互间密切替代的产品或服务、满足相同的基本的顾客需求的一组公司 产业的边界会随着顾客需求和技术的变化而变动 部门 由一组密切相关的产业所构成 细分市场  在一个产业内对顾客群体进行区分 以各自的独特属性和满足特殊需要而实现差异化 计算机部门:产业与细分市场 行业集中度曲线不同状态所蕴含的战略导向 ?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风险 ? 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 购买者讨价还价的力量 ?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力量 ? 替代性产品 行业/产品生命周期 产业内的战略群组 医药产业的战略群组 竞争对手会有什么反应? 竞争对手的行动或反应取决两个因素: 1. 竞争对手对相应市场的依赖程度; 2. 竞争对手所拥有的资源、能力和自己的声誉。 你认为对方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不等于 对方也选择你为竞争对手 f(a,b)≠g(b,a) 对待竞争对手:从预测竞争对手行为到塑造竞争对手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一)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意义 1. 为抓住机遇,必须要分析企业内部条件。 2. 有的企业领导人,对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熟视无睹。 3. 企业领导成员对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看法往往不一致。 (二)公司内部分析的常见方法 1. SWOT分析法 2. 价值链分析法 3. 竞争评估分析法 4. 组织温度调查法(战略、组织、文化、沟通、领导、工作、员工关系、薪酬福利、升迁发展、对管理的评价) 5. 人力资源问卷调查 6. 战略问卷调查 (三)公司内部分析的核心问题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