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四章资源稀缺(选讲)说课.ppt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四章资源稀缺(选讲)说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资源稀缺性指标:经济指标 价格 资源及资源性产品价格及其指数(基期指数、环比指数—较上年的指数) 资源产权交易价格:较长期的价格预期 六、资源稀缺性指标:经济指标 成本 资源勘探成本 资源开采成本 资源开发成本 资源运输成本 资源租金或税收 资源税是为了促进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调节资源级差收入而对资源产品征收的一种税。  中国从1984年开始征收资源税。1984年10月,中国进行了第二次利改税和工商税制改革,资源税即是这次改革中设计出台的一个新税种。开征资源税的主要目的:一是促进国有资源的合理开采、节约使用、有效配置;二是合理地调节由于资源条件差异形成的资源级差收入,促使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三是为国家取得一定的财政收入,以确保财税体制改革后,国家财政收入能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稳步提高 六、资源稀缺性指标:经济指标 资源性产品对外依存度 外汇收支结构 资源性产品(初级产品)出口占总出口值的比重及其变化 资源性产品(初级产品)进口占总进口值的比重及其变化 六、资源稀缺性指标:经济指标 投资领域及其变化 目前投资于水资源呈上升 煤炭 投机行为倾向 六、资源稀缺性指标:经济指标 七、资源稀缺性指标:其他指标 心理指标 社会指标 大国与小国的区别: 稀缺与国土大小的关系-大国与小国的差别 1、一般途径 技术 制度 经济 意识 心理 贸易 八、缓解资源稀缺的途径 2、中国特色?出路何在? 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 资源节约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文化 资源国策 八、缓解资源稀缺的途径 第四讲 资源稀缺(2) 资源稀缺---永恒的主题 资源短缺与资源危机 资源稀缺观的分异 资源稀缺的效应(或影响) 资源稀缺性指标:实物指标 资源稀缺性指标:经济指标 资源稀缺性指标:其他指标 缓解资源稀缺的途径 1、人口增长 世界总人口呈加速增长 1950年为25.20亿,1960年为30.21亿,1970年为40.77亿,1980年为44.44亿,1990年为52.85亿,1995年为57.16亿,2000年60.97亿。 世界总人口1950-1960十年间增加了5.01亿,1960-1970十年间增加了6.76亿,1970-1980十年间增加了7.47亿,1980-1990十年间增加了8.41亿,1990-2000年增长了8.12亿。 人口的不断增长,无疑加大了对资源的压力。不可更新资源和可更新资源的压力都在与日俱增。 一、资源稀缺:永恒的主题 2、需求膨胀 资源消费水平提高的原因 资源消费水平的提高,主要缘于资源消费结构的升级 这种升级一方面表现为能源消费结构升级,天然气及电力等清洁型能源消费比例越来越高,煤炭等污染较严重的能源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越来越低; 另一方面表现为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碳水化合物或粮食的直接消费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动物性食物和菜蔬类食物消费比例呈上升趋势。 一、资源稀缺:永恒的主题 2、需求膨胀 消费水平变化表现在人均能源、淡水等资源消费: 能源消费水平变化:中国年人均生活用能在1980和1995年分别为97.7和130.8公斤标准煤,15年时间增长了34%,年递增2%。从社会能源总消费水平的变化看,增势更猛,人均能源消费在1957~1996年的40年里6倍多,年均增长率5%以上。这种增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人均生活用能的增长,反映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是生产用能的增长,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增加;除此之外还有能源浪费现象的存在。 当然人均生活用能不是直线上升的:1996-1999年分别为145.5、133.1、115.9、115.3 一、资源稀缺:永恒的主题 2、需求膨胀 生活用水消费水平的变化:仅以城市生活为例,全国城市平均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980、1985、1990、1995、1996和2000年分别为128、151、186、195、208和220升,2000年与1980年相比增长了72%,年均递增5%以上。 一、资源稀缺:永恒的主题 2、需求膨胀 食物消费水平的变化 人均食物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尽管人均粮食直接食用量在不断下降,但由于食物消费结构的提升,特别是对畜产品需求的增加,人均食物消费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中国人均蛋白质、脂肪及热量的摄入量都有较大幅度增加,特别是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增长明显。热量和蛋白质越来越多地依靠动物性食物和非粮植物性食物,而动物性食物主要靠食粮转化,这种转化势必损失一定营养,进而增加粮食需求、加大对耕地资源基础的压力。 一、资源稀缺:永恒的主题 3、地质丰度 资源基础 各种储量 可利用年限 一、资源稀缺:永恒的主题 矿物 资源基础(吨) 不同消耗增长率下的预期寿命(年) 实际平均增长率(%) 0% 2% 5% 10% 铝 2.0?1018 166 ?109 1107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