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伟大的祖国(位置)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
3、经纬度位置:4°N—53°N;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73°E—135°E;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
辽阔的疆域:
领土的四端:最北: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曾母暗沙 最西:帕米尔高原;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2、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第3位。陆界线:2万多千米
4、东西长5200千米;南北长5500千米(包括南海)。纬度相差1度,距离相差110千米。
5、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及太平洋。海岸线长1.8万千米。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7、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台湾海峡属于东海。
众多的邻国
陆上邻国:14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缅、老、越
3、隔海相望的国家:日、韩、菲、马、文、印尼中国的行政区划历史上的行政区划:早在春秋战国,清朝影响最大。
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三级及特别行政区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4、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第节 的人口世界人口数量总量:2000年达12.95亿;占世界。省区分布:最多:省;最少:澳门。
2、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2)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
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呈直线上升。我国人口总量仍持续增长的原因:分布、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沿海河湖、平原、盆地交通和经济发达等地区人口多)、农村、城镇人口布特点: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第节中国的民族
一、56个民族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占92%,少数民族占8%。
2、少数民族人口不一:壮族人口最多。各民族具有平等的地位二、大杂居、小聚居。(这是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1、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中部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台湾与福建为高山族,福建省有畲族,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
三、独特的民族风情:
彝族 —火把节 白族—三月三歌会 藏族—晒佛节 傣族—泼水节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汉族—赛龙舟 朝鲜族—跳跳板 苗族侗族—芦笙节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中国的地形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三级地势阶梯的概况:P2阶梯名称平均海拔地形类型分界线第一阶梯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阶梯1000—2000米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 二、三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阶梯500米以下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三大丘陵
3、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经济、水能的影响:
对气候:使暖湿气流从东至西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对河流: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对交通:东西向的河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对经济: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
对水能:在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有利发电。山脉纵横交错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把全国分成若干地形区
山脉成为地形区的界线P27的表格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P地形特点:复杂多样,五种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地形比例图)
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主要地形区: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世界屋脊,雪山连绵,大江大河发源地;
内蒙古高原——地表坦荡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黄土广布;
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地表崎岖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丰富的油气资源
准噶尔盆地——绿洲和垦区,受大西洋湿润气流影响。
柴达木盆地——内陆高原盆地和聚宝盆;
四川盆地——紫色盆地内有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林业和牧业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最大,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 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成因:纬度
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普遍高温。成因:纬度位置
3、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P图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与干湿地区
:从东南沿海向西内陆递减。成因:夏季风影响。时间上分布即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降水年际变化大。(由南往北降水的月数渐少,总量渐少,但集中在7、8月;降水年际变化渐大)
我国的干湿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