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朝鲜史通论 12级专门史 贾泽众
PAGE
PAGE 13
好太王碑学界研究简析
一、名词解释:
好太王碑:高句丽19代王碑刻。位于集安市,系洞沟古墓群中著名碑刻。发现于清末。碑身为角砾凝灰岩粗凿而成,方柱形,幅宽不等。四面环刻汉字,隶书。自右至左竖刻。此碑系高句丽第20代王长寺王为其父亲19代王好太王所立。碑文涉及高句丽建国传说,好太王功绩及当时东北、朝鲜半岛与日本列岛倭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外学者所珍视。
双勾加墨本:捶拓碑文的一种方法,把纸贴在碑面上,经过轻捶之后,把字的轮廓描下来,取下之后,再在空隙和无字的地方涂墨,形似拓本,不是拓本。
国烟和看烟:二者都是守墓烟户。从数量排列上看,国烟强于后者,数字比例大概一比十。凡写二者均国烟在前,看烟在后。可能有以一带十,互相监视的情况。职务都是守墓、备洒扫,都是执贱役的奴隶,可以更相买卖。
二、历史概述
1、好太王碑的建立
公元前三十七年,在现在的吉林省吉安县和辽宁省桓仁县境内,建立了一个高句丽王朝,其历时七百年之久,留下了大量的文物遗迹。其中,好太王碑即是其中一个遗留下来的高句丽珍贵文物。
好太王是高句丽王朝第十九代王,名安 见《晋书》卷124《慕容盛载记》、《梁书》卷54《东夷传·高句丽》。
,朝鲜史书《三国史记》则称其为谈德。谈、安同韵,德字位收音,因而实际上是一个人。
好太王于公元391年即位,公元412年逝世,其统治期间,南攻百济、北侵扶余、西讨碑丽,屡败倭寇,拓展了疆域统治,因而在其死后,益为“国岗上 指埋葬他的地方,现位于吉林省集安县县城东九华里太王公社的大碑街
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现研究者称其为“广开土王”、“平安好太王”、“好太王”或“永乐太王”。
好太王碑是好太王的儿子长寿王为了纪念父亲的功绩和铭记守墓烟户,于公元414年 东晋义熙十年、长寿王二年
,在好太王陵东侧建立的大型墓碑。
2、好太王碑的发现
现在集安县保存的高句丽国内遗址就是当时的高句丽王都。从公元三年,琉璃王迁都国内城起,直到好太王之世,这里???是高句丽政治中心。公元427年,长寿王迁都平壤,国内城市去了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开始衰落。高句丽王朝灭亡 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
后,这里直接归安东都护府管辖。后渤海在这里设立恒州,隶属于西京鸭绿府。辽代亦然 《道里记》记载,也提到其为高句丽故都
。金代,这里归东京道的婆速府管辖,派军驻守过。元代这里隶属于东宁路,明代隶属于建州卫。清朝为了保护满族发现地,将长白山一带封禁,使这里变成了荒无人烟的地方。
自金代始,这个高句丽故都在历史上便失去记载,淡出人们记忆。而史书本未有记述过好太王碑,使石碑青苔密布,人们相见不相识了。
明代以后,在朝鲜的一些书籍内,曾提到这里有墓葬和碑文,然多认为是金代皇帝墓和皇帝碑,从1444年到1872年,都这样认为 1444《龙飞御天歌》第三十九章注“平安道江界府西,越江一百四十里,大野中有古城”;1872《江界志》山川条:黄帝城,在伐登镇彼岸鸭绿江边
。因而,人们虽知道有这么个碑,却不知道其实为高句丽好太王碑,自然不能算是发现。直至光绪初年,公元1875年前后,才被中国金石学家所发现,明确了他是高句丽广开土王墓碑。
清代康熙年间,修筑柳边条,将此地封禁,虽为禁区然屡有偷渡者,清末,偷渡者激增,政府索性为增加收入巩固边防,于光绪二年,盛京将军崇实呈请清政府统一,派出设治委员,清点耕地户口,决定管理事宜,于光绪二年,设怀仁县(后改桓仁县)。好太王碑所在地区,当时称为通沟口子,归怀仁县管辖。 光绪二年(1876年)设县时,老岭为界,岭南怀仁县,岭北通化县。后因难于治理,将两县靠近老岭一部分画出另设辑安县,现改名集安县。
根据谈国桓《手札》记载,当时排除的怀仁县设治委员叫章樾,他手下有个书启(文书)叫关月山。这个人喜爱金石学,亦善于捶拓碑文。偶然间于荒烟弥漫中发现了这座高句丽好太王碑。他将手拓的字分赠给金石学朋友,此事借此变传开,人们争相往拓。
3、好太王碑的捶拓
(一)拓制人员和捶拓经过
关月山是发现好太王碑的人,也是第一次捶拓之人,但他只拓出个别字。
根据现有资料记载,拓出完整拓本的有李大龙、谈广庆、王少庐、李云从、初鹏渡等人。
学界中根据文献分析认为李大龙于李云从为一人。云从为李大鹏的字。自古人的字和名常从属之联。诸葛亮字孔明,即孔明亮。云从龙正相符合。续既此说,以待博雅。
初鹏渡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王建群先生曾对此事进行了详尽的访谈 王建群 《好太王碑的发现和捶拓》 社会科学战线 1983年第四期 东北历史与文化
。关野贞1913年在辑安调查时曾见到过这个人,而他的名字叫初天富而非初鹏渡。初天富(1847~1918)的哥哥叫做初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