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5月山东省莒县一中人教版必修四第四单元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
山东省莒县一中人教版必修四第四单元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
《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廉颇知错就改以及他们两人为了国家利益团结协作的品质。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了解廉颇和蔺相如各自不同的性格,共同的爱国情操。
2.过程与方法
从把握故事情节入手,初步感知文意;通过梳理矛盾冲突,品味人物语言和对比手法,把握人物形象;初步了解《史记》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3.知识与技能
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和虚词;抓关键词句,掌握蔺相如、廉颇的性格特征。
二、教学重点
抓关键词句,准确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积累培养语感;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
把握几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智”“勇”的更高层次的表现:大智若愚,大勇若怯。
四、教学要点
设问启发学生梳理故事“完璧归赵”的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品读体会故事“渑池之会”的语言艺术;琢磨感悟“廉蔺交欢”的对比深度。选择要点,确定三个故事中的各自重点;连点成线,注重人物形象、思想性格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定点发散,深化学生对人物描写艺术手法的理解。
五、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新课。
1.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雅,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无独有偶,唐太宗李世民也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些话,都说明了“历史”对后世的厚重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部重要史书著作中的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
2.讲解关于《史记》的知识:
《史记》诞生于中国空前强盛的西汉王朝,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体例严谨,脉络分明,全书五十二万六千多字,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个部分,成为后世历朝修史的范本,史学成就居“二十四史”之首。
同时,《史记》还是一部杰出的文学巨著,它开创了中国传记文学的传统。它记录历史事件完整准确,语言运用平易简洁,描绘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注重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注重在人物的对比反衬中塑造人物。鲁迅先生赞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梳理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课文。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找出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通假字、活用词类、特殊句式。
2.梳理课文情节,说说作者讲了哪几个故事,体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教师明确: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廉蔺交欢”三个故事,描绘了蔺相如智勇双全、能言善辩、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思想性格,以及廉颇粗犷坦荡、知错必改的可贵品质,歌颂了文臣武将竭尽忠智、以国家之急为先的爱国精神。
第二课时
(三)梳理人物事迹,把握性格特点。
1.学习“完璧归赵”部分:从矛盾冲突中,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问题1:课文中,蔺相如是怎样出场的?
教师明确:蔺相如是在秦国威逼利诱,赵国君臣左右为难、束手无策的矛盾中出场的。课文先写赵国君臣面临的“三难”:秦王求璧,赵国君臣“予”则深恐上当,“勿予”则更恐秦国发难,这是两难;“求人”不得,这是第三难。正是这样层层铺垫,再通过缪贤荐才之举,方使蔺相如露面。露面也仅仅是侧面描写。
而对蔺相如的正面出场的描写中,他的一番分析,有条有理,有根有据,更为人信服。
问题2:蔺相如出使秦国之后,围绕着和氏璧,与秦王展开了一场怎样斗智斗勇的外交较量?由此可见蔺相如怎样的思想性格?
教师明确:蔺相如使秦,智斗秦王集中显示了他成竹在胸,从容应对的大智大勇,矛盾双方围绕“保璧”与“骗璧”展开了三次较量:
第一次:献璧取璧。献璧之后,蔺相如敏锐地觉察到秦王“无意”偿赵城。章台接见,美人相伴,狂呼万岁,君臣上下,没有一点迎见外臣的礼貌和诚意。蔺相如略施小计,收回璧玉,然后,对比赵王“修敬”和“秦王”倨傲,面责秦王无意偿城,最后以人璧俱碎的誓言来威胁对方,利用秦王贪婪的心理,迫使他不得“辞谢”。
第二次:归璧于赵。蔺相如看出秦城“实不可得”,就一方面以“赵王恐,不敢不献”的话来迎合秦王的虚荣心,一方面考虑到秦王急切不能得璧,被迫接受了条件,于是采取措施,暗中派人把璧送回赵国。
第三次:廷斥秦王。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下,援引历史,揭露秦国历朝历代背信弃义的惯用伎俩,并理直气壮地告诉秦王,和氏璧已送回赵国,还把自己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秦王无可奈何。至此,相如取得了“完璧归赵”的彻底胜利,化解了赵王的困窘,打击了秦国的威风,捍卫了赵国的尊严。
主问题:请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理综生物(原卷版).doc
- 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化学试题精解解析(精编版).doc
- 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化学试题精解原卷(精编版).doc
- 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卷历史解析(精编版).doc
- 2013年高考大纲政治试题精解精析(原卷版).doc
- 2013年高考大纲版理综卷物理解析(原卷版).doc
- 2013年高考大纲版地理原卷(精编版).doc
- 2013年高考大纲版地理解析(精编版).doc
- 2014保亭中学期末试题答案.doc
- 2014保亭中学期末试题.doc
- 2016年5月海南省三亚市第一中学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
- 2016年5月2016届高三第四次全国大联考(浙江卷)理综卷(原卷版).doc
- 2016年5月2016届高三第四次全国大联考(浙江卷)文综卷(正式考试版).doc
- 2016年5月海南省海口九中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9课《变色龙》公开课教学设计含教后反思及教师点评(精彩).doc
- 2016年5月陕西安康市二中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 第二单元第七课李清照词两首之醉花阴《醉花阴》教学设计.doc
- 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同步检测(含解析) 岳麓版.doc
- 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同步检测(含解析) 岳麓版.doc
- 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同步检测(含解析) 岳麓版.doc
- 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同步检测(含解析) 岳麓版.doc
- 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宋元的科学技术同步检测(含解析) 岳麓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