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详解.ppt

必修2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近代教育家、爱国实业家张 謇(1853--1926) 他认为发展实业应该“听之民办”,应该把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上。他还提倡不损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 民族工业的分布图 (1912--1919) 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 辛亥革命前:60多万 大战后:200多万 1912--1919年:130多次罢工斗争 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 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第一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 贻来牟机器磨坊 发昌机器厂 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 为什么主要分布在沿海及通商口岸附近? * * * * * * * 主要在东南沿海,特点是: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行业、地域分布不平衡。 必修2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传统经济——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鸦片战争后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2)新经济成分出现—— 外资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洋务企业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国家政权与资本主义相结合,以蒋介石为首的四大家族为代表) (最能体现中国历史发展趋势) 金榜P103 史料探究1 A自然经济 B洋务经济 C外资经济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E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根据图列,指出ABCDE分别属于哪种经济成分,体会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和原因。(自然经济、外资经济、洋务经济、民族经济、官僚经济) 经济史专家认为:“自鸦片战争以来,近代工业在中国不断增多......在西方殖民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军国主义夹在缝中我们的民族工业缓慢发展,国人致力于实业......曾出现三次热潮......中国近代(‘五四’以前)的社会进步无疑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试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三次热潮”出现的大致时期及形成原因,它的发展又是怎样为“中国近代的社会进步”提供“基础”的?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①辛亥革命推动作用 ②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③实业救国思潮影响 ④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侵略 A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思潮传播; B推动五四新文化运动; C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及中共成立奠定基础。 ? A 以轻工业为主,纺织业、面粉业最快 B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 C短暂的春天 短暂的春天 (1912-1919、一战期间) 民资登上历史舞台,掀起维新变法、辛亥革命,近代化探索进入制度层面 A数量增多、规模扩大; B地区由沿海向内地拓展 C以轻工业为主,棉纺织业突出 ①甲午战后, 帝国主义加紧资本输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初步发展(19世纪末期) 影响 表现(特点) 原因 阶段特点 *近代前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特点: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弱 A.分布:东南沿海地区 C.代表企业 产生新的经济因素,民族资产阶级诞生;无产阶级有了发展;早期维新思想出现 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状况。(8分) 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45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8分) 材料三 下图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图12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8分) 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1)结合材料一

文档评论(0)

宝贝计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